架起兩岸美食文化交流的橋梁

寶島臺灣是祖國東南海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美麗、富饒,享有“亞洲天然植物園”、“海上米倉”、“水果之鄉”等美譽,擁有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豐富多樣的民俗藝術、千姿百態的地理景點和原汁原味的美食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倡導“兩岸一家親”的理念,鼓勵兩岸同胞齊心協力持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動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邁上新臺階。臺灣觀光特產協會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一直致力于推動兩岸美食文化的交流。近日,筆者走訪了臺灣觀光特產協會駐渝首席代表潘柏志先生。
問:請問潘先生,臺灣觀光特產協會是在什么背景下成立的,其宗旨是什么?
潘柏志:兩岸一家親,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依。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相互取長補短,融合共生,擁有共通的民族情感、經濟基礎、文化內涵和飲食習慣。我們正是看到了兩岸經貿往來的基礎和前景,2007年6月成立了這個非營利性社會團體臺灣觀光特產協會,成員由致力于推動觀光特產的立法委員、經營負責人、專家、學者等精英組成,以促進及提升臺灣觀光特產的整體競爭力為宗旨,以傳播兩岸特色文化為紐帶,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實現互利共贏。
問:兩岸文化交流民俗暨美食展在內地巡回展出,您能介紹一下展出情況嗎?
潘柏志:兩岸文化交流民俗暨美食展,是為了促進海峽兩岸民間文化交流、民俗文化互動、民間經濟合作而舉辦的,既為臺灣創造更多旅游觀光、美食發展的機會,同時也為內地帶來許多先進的理念和現代的生產技術,推進內地經濟文化的向前發展。我們先后在祖國大陸舉辦了數場各式各樣的文化交流民俗暨美食展,比如在廣州舉辦了美食節暨首屆兩岸老字號美食文化交流展,在濟南舉辦了臺灣民俗文化美食嘉年華,在福州舉辦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在石巖舉辦了兩岸非遺文化交流美食嘉年華。重慶地區,我相繼在武隆仙女山、巴南萬達、豐都、龍湖時代天街組織舉辦了多次臺灣美食文化交流節,把正宗的臺灣特產帶到展會上,受到了廣大重慶人民的熱烈追捧,也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和認可。
問:潘先生,臺灣的觀光特產這么誘人,請您給全國的讀者介紹介紹。
潘柏志:臺灣的觀光特產主要分為小吃類、伴手禮類、手工制品類。蚵煎仔、鹽酥雞、轟炸大魷魚、秋刀魚在小吃屆里炙手可熱;伴手禮中的阿里山茶葉、臺灣黑糖、亞麻籽、臺灣黃金蜆等在全國乃至世界享譽盛名;良工巧匠手下的七彩聚寶盆在手工制品中更是脫穎而出。臺灣人注重養生,對食品的要求很高,食品的美味僅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始終追求純天然無添加的生態目標。臺灣的很多食品都對人體大有裨益,比如亞麻籽,純亞麻研磨制成,不含糖分、膽固醇,富含纖維和Ω3脂肪酸,有降血脂血糖、抗癌、預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比如黃金蜆,養殖在空氣清新、水質優良的臺灣大蜆,富含蛋白質,對人的肝腎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問:據說潘先生來渝已滿6載,請問潘先生一路走來的最大感想是什么?
潘柏志:“一路走來一路歌,歌里有多少辛酸不多說”,我想用這句流行語來表達此時此刻的心情。我來內地其實已經11年了,只是到重慶才6年。我來內地的初衷,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與仰慕。但是,兩岸文化的差異,還是有些不習慣,而且想要做出一番事業很辛苦。開始的時候,好多商家和經營者不想來,演出的人也有怨言,我是一個一個做思想工作,苦口婆心,才有幾個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來了。因為有了山城人民的熱情好客,有了重慶政府的鼎力支持,有了親朋好友的關心幫助,困難都一一克服了,現在來的人越來越多了。我也更感覺到了自己肩膀上沉甸甸的使命。
問:2016年又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那么在新的一年里,請您談談您對兩岸美食文化交流的設想。
潘柏志:這幾年,我一直致力于真正把臺灣的特色美食推介給大陸同胞,讓沒有到過臺灣的人都能感受到臺灣的風土人情和美味佳肴,并激發起了他們到臺灣走一走、看一看的強烈愿望。但是,如果要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融合,我想,不僅要把臺灣的美食推進內地,讓內地的美食走向臺灣也是尤為重要的。所以我初擬在今年6、7月于臺灣舉行一次重慶美食文化交流會,邀請重慶各大中小食品企業,把重慶的特色美食帶到臺灣去,實現民間與民間的對接,讓更多臺灣人切實感受到重慶的美食文化。
問:除了經營觀光特產,您還為兩岸文化交流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請您簡單介紹這方面的情況。
潘柏志:我是把推介美食文化和傳播兩岸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的,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更是作為一名中華兒女的份內之事。2016年2月我舉辦了一次“大足石刻赴臺灣展出”的活動,把在崖壁上長駐千年的大足石刻,漂洋過!皫А钡搅伺_北世界宗教博物館、臺南宜蘭縣東水河,開啟了大足石刻世界巡回展的“新征程”,參加這次活動的臺灣民眾達到了數十萬人次,不僅讓臺灣人民零距離欣賞到了從宋代到清代大足石刻,還吸引了更多的臺灣宗教信仰者親自到大足觀看這一場石刻文化盛宴,交流宗教文化。我想,不僅要做好兩岸美食文化的傳播者,還要做中華文明的傳承者!
古人云:山無徑跡,澤無橋梁,不相往來。正是因為有潘柏志先生這樣一批人為海峽兩岸架起橋梁,兩岸美食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和融合,兩岸人民才能共享文明發展的累累碩果。他們的熱忱、責任與一直以來的堅守,讓我們相信兩岸美食文化交流將有更光明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