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超市生鮮食品包裝和標簽標注管理規范(征求意見稿)》已近三個月,引業內外深度關注。
新規除了對加工肉餡等產品的禁止性要求,還涉及到不能以包裝日期代替生產日期,生鮮食品產地標注應至少具體到縣級,進口生鮮食品、轉基因生鮮食品的標簽標注要用中文顯著標識,果蔬、水產品要分別標明收獲、采摘日期和起捕、出廠日期等。近日,在各地一些大型超市發現,現行的生鮮食品標簽標注五花八門,離新規尚有相當大距離。
生產日期標注模糊
根據《超市生鮮食品包裝和標簽標注管理規范(征求意見稿)》,生鮮食品包裝不得擅自拆除或更換,標簽標注內容不得偽造、涂改、遮擋,不得以包裝日期代替生產日期。顯然,包裝日期和生產日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而且這兩個概念又和食品的保質期息息相關,生產日期是可以和保質期密切掛鉤的,而包裝日期則存在混淆的隱患。
然而調查發現,消費者最為關注的“生產日期”一欄在多個超市的生鮮食品標簽上都顯得非常模糊。如上海絕大多數超市生鮮食品的標簽信息都設置有商品品名、產地、等級、單價、重量等基礎信息。部分超市還會在商品標簽上設置“備注”項,補充說明生鮮的儲藏條件,如建議常溫還是冷藏等提示。相比之下,比較關鍵的“生產日期”則顯得諱莫如深。
不少超市生鮮標簽則干脆直接不設與“生產日前”相關的項目。少數超市在生鮮標簽上特意設置有“此日期前食用”“生產(包裝)日期”項,但也多為空白項。此外,將生產日期直接等同于包裝日期、打印日期的也并不是個別現象。
至于新規明確的“果蔬的生產日期應標注為收獲采摘日期,水產品的生產日期為起捕日期或出廠日期”,大多數超市都基本沒有做到。
產地標注參差不齊
據了解,生鮮食品的產地絕大多數能具體到省級行政區,少部分標注到地市級行政區,但是鮮見標注到縣級。而進口生鮮商品普遍是具體到原產國家,細化到更具體的行政區劃幾乎是難以見到。根據新規,生鮮食品的產地標注應至少具體到縣級行政區劃。法律界人士認為,這是政府基層監管和問責的需要。
在上海市多家大型超市發現,水產品生鮮冷柜,食品外包裝上印有生產產地一般只是浙江、福建等省名,有的甚至只用模糊的“東海”。問起具體的水域,工作人員一般的回答都是“不清楚”。
價格高昂的進口生鮮,其產地也一直是不少消費者購買前關注的必要信息,F在滬上大型超市進口生鮮柜臺的標注格式,一般是用中文標注生鮮食品的名稱、原產國、等級、規格、計價單位、單價。然而,按照新規,要求提供更具體的產地、生產者名稱、生產日期、進口日期、保質期,做到的程度參差不齊。
購物小票蓋章免責?
近期京城很多消費者發現,在超市買完東西的購物小票上會被收銀員蓋上一個紅色的印章,上面寫著“商品未過保質期”。
這一舉動讓不少消費者心里不太踏實,難道超市是在撇清責任?如果真的出現商品質量問題,憑這個章超市就能拒賠?針對這一情況,在某大型超市客服中心了解到,蓋章并不是針對普通消費者,而是為了防止惡意投訴。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律師認為,超市在小票上蓋章行為屬于格式條款。商家即使有這樣的聲明,也應是和消費者當場驗證確認,比如將消費者所購買所有產品都進行確認是否在保質期內,得到雙方簽字認可。否則商家未告知消費者,單方面蓋“商品未過保質期”印章的行為,是無法律效力的,消費者完全可以以事實為依據維權。
北京市食藥監相關負責人指出,在接到相關食品安全舉報進行核查時,會對照舉報的內容,對食品經營企業進行針對性的監督檢查。至于食品經營企業在銷售小票上蓋章,是企業對消費者的消費提示或警示,是企業經營中的一種民事行為,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并不以此為依據判斷企業是否存在相關違法違規行為。本版責任編輯 張璠/文字整理
觀點
正反方交鋒
對于《超市生鮮食品包裝和標簽標注管理規范(征求意見稿)》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專家普遍認為,涉及到追溯信息的完整、全覆蓋,技術上會要有些投入,但更主要的是超市增加的成本如何消化。
正方:
取消散裝大勢所趨
生鮮食品的銷售渠道規范管理,減少預加工和取消散裝是大勢所趨。上海市食品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馬志英認為,《超市生鮮食品包裝和標簽標注管理規范(征求意見稿)》雖然涉及到消費習慣,關系到成本問題,但是通過這種方法,能夠控制生鮮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從對消費者負責的角度來說,都是應該的。
上海鼎力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山律師認為,該新規之所以被稱為“史上最嚴”,主要是它的規定被超市業界和消費者感覺超出了現階段實現的可能,而且其懲罰規定也是相當嚴格。但實際上,該新規與修訂的食品安全法一脈相承,是從細分領域貫徹。
趙山坦言,由于超市是食品銷售過程中工業化程度、標準化程度最高的一種渠道,先易后難可能是政府主管部門考慮的一個選項。而一旦規范后,消費者必然會“用腳投票”。馬志英也表示,超市有連鎖規模效應,“跑量”容易消化成本,所以超市經營者會在經營規范和增加成本兩者之間做出取舍,消費者也有自己的判斷力!澳募屹u的東西是安全的、放心的、可追溯的,哪家是存在疑問的,消費者可以明明白白選擇。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倒逼其他銷售渠道走向規范。”
反方:
直面現實困難不少
當然,不少超市對新規還是持有保留意見,歸納集中在幾個焦點問題:
首先,新規的規定主要是為了建立生鮮食品的完備追溯體系。但是,上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超市人士直言,連鎖超市部分生鮮一直和一些生產基地直接對接合作,詳盡標注的難度并不大。但是,超市還有很多生鮮產品是和第三方經銷商、代理商合作的。“經銷商、代理商本身和生鮮原產地就是層層代理合作的模式,尤其是進口生鮮食品。作為超市經營者來說,本身也面臨‘信息不對稱’問題。即便是國產的生鮮,比如果蔬和水產品,不少都是從大型批發市場采購來的,對方頂多是提供一個大致的產地信息,而且超市不少生鮮食品都是前一批和后一批混賣的。”
而另一位超市經營者表示,如果要層層追溯下去,收集非常細致的生產信息,那么就需要在采購之余花費額外的人力、物力,這樣會助推生鮮食品本身的生產成本。
其次,追溯信息的真實性核查,將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斑@項新規本身的出發點是讓超市生鮮食品標簽細化,便于調查和追責。不過,要防止敷衍了事、蒙混過關甚至借機漲價!币晃怀腥耸勘硎尽烂艿淖匪蒹w系,現實操作起來并非一朝一夕,況且我國各地情況差別大,新規執行起來是否需要考慮地區差異、行業分別、品類特點,這是主管部門出臺新規應注意的方面。
鏈接
超市生鮮食品包裝和標簽標注管理規范
(征求意見稿)主要內容
基本要求
超市經營者對適宜以最小銷售單元進行包裝的生鮮食品進行包裝及標簽標注,應當防范包裝物污染或其他交叉污染,并按本規范要求向消費者提供生鮮食品標簽標注的信息,保障實現可追溯。
包裝要求
對生鮮食品進行包裝應當符合生鮮食品在運輸、貯存、陳列和銷售等過程中保障食品安全的需要,防止生鮮食品遭受機械損傷、腐敗變質和二次污染。
包裝材料和使用
生鮮食品的包裝材料和使用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要求。
禁止添加的要求
超市包裝生鮮食品不得使用保鮮劑、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以及非食用物質。
標簽標注要求
超市經營者應在已經自設包裝的生鮮食品的包裝物上進行標簽標注或者在包裝物上加貼標簽標識,標注的內容應包括:生鮮食品的名稱、產地、生產日期以及生產者或者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生產者或供貨者已經標明保質期或貯藏條件的,或者超市自行設定保質期的,應同時標注。果蔬、水產品供貨者無法提供生產日期的可不標注。超市設定保質期的,應標注貯存條件。
進口生鮮食品應當用中文標注生鮮食品的名稱、原產國及具體產地、生產者名稱、生產日期、進口日期、保質期以及進口商和供貨商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
轉基因生鮮食品應在標簽標注中按照規定顯著標示,做到標注內容位置醒目、顏色鮮明,文字字體不小于標簽中其他標注文字。
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以及其他質量安全或產地認證和注冊商標的生鮮食品,可以在包裝物或者附加的標簽上標注認證和商標注冊等方面的內容。
超市以無包裝等散裝形式銷售生鮮食品應當在散裝生鮮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或展售柜臺的顯著位置按照上述標注內容要求加貼標簽標注或以公示欄等形式進行明示。消費者自行挑選后由商場提供包裝的散裝生鮮食品可不進行標簽標注。
生鮮食品的生產日期需根據供貨者提供的情況分類標注。畜禽肉類應標注為畜禽屠宰或肉類出廠日期,果蔬的生產日期應標注為收獲采摘日期,水產品的生產日期為起捕日期或出廠日期。
生鮮食品的產地標注應至少具體到縣級行政區劃。畜禽肉類的產地應標注為畜禽屠宰廠的具體地址,果蔬的產地應標注為果蔬種植企業、農民合作社或種植區域所在地縣級行政區劃名稱,水產品的產地應標注為捕撈水域或養殖區域歸屬地縣級行政區劃名稱。同一種類的生鮮食品產地為兩個以上的,應分別進行包裝和標簽標注。
生鮮食品的名稱應標注為通用的具體名稱,兩種以上生鮮食品混售應注明,不得以統稱或一種生鮮食品的名稱代表。
鼓勵超市經營者按小時標注畜禽肉類等生鮮食品的保質期。
內容信息
生鮮食品標簽標注所用文字應當使用規范的中文。標簽標注的內容應當真實、清晰、顯著。
鼓勵超市應用二維碼、射頻識別等信息技術手段實現生鮮食品標簽對生鮮食品全環節追溯信息的全覆蓋。
經營者義務
超市經營者應對生鮮食品的自設包裝及標簽標注內容和食品安全負責。
生鮮食品包裝不得擅自拆除或更換,標簽標注內容不得偽造、涂改、遮擋、篡改,不得以包裝日期代替生產日期。
需要更換生鮮食品包裝時,應防止造成二次污染,無法使用原標簽的,使用的新標簽應與原標簽標注內容一致;同時,應記錄更換包裝的理由、時間、食品名稱和數量以及超市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門店負責人意見、更換包裝的員工姓名及職務,并留存原包裝物和標簽至銷售之日后第3個月最后一天。
超市更換自設生鮮食品包裝和標簽應在該生鮮食品的銷售區域顯著位置公示,告知消費者更換包裝的理由、時間、食品名稱、數量和生產日期。
消費者購買后退回、超過保質期,或感官性狀已經異常的,禁止再次銷售。
加工肉餡等產品的禁止性要求
超市可應消費者要求將生鮮肉類加工成肉餡等產品形態進行銷售,不得將購進的生鮮肉類預先加工成肉餡等產品形態進行包裝銷售或直接散裝銷售。禁止使用屠宰場廢棄肉類,或超過保質期、腐敗變質、感官性狀異常的肉類加工肉餡等生鮮肉品和肉制品。
自查要求
超市經營者應將生鮮食品包裝和標簽標注狀況是否符合本規范作為食品安全自查的內容。超市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門店負責人發現員工擅自更換生鮮食品包裝或標簽標注不符合本規范要求的,應立即采取整改措施予以糾正。
監督檢查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本規范對超市自設生鮮食品包裝和標簽標注進行監督檢查。
法律責任
違反本規范將消費者購買后退回的生鮮食品再次銷售,或者使用屠宰場廢棄肉類以及超過保質期、腐敗變質、感官性狀異常的肉類加工肉餡等生鮮肉品和肉制品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的有關規范處理和處罰。
違反本規范將超過保質期,或感官性狀已經異常的生鮮食品再次銷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的有關規范處理和處罰。
違反本規范擅自拆除、更換包裝,或者偽造、涂改、遮擋、篡改生鮮食品標簽標注內容的以及在包裝生鮮食品過程中使用保鮮劑、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的規范處理和處罰。
違反本規范購進和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包裝材料,或因包裝不當造成生鮮食品被包裝材料污染以及對轉基因生鮮食品未在標簽標注中按照規范顯著標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的規范處理和處罰。
違反本規范未對生鮮食品包裝和標簽標注狀況進行食品安全自查,或者對自查發現的問題未進行整改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的規范處理和處罰。
約談與信用管理
違反本規范將購進的生鮮肉類預先加工成肉餡等產品形態進行包裝銷售或直接散裝銷售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進行責任約談,并記入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
可參照食品類別
超市經營肉類熟食、面包等保質期較短的散裝食品,可參照本規范自設包裝和標簽標注。超市現場制售肉類熟食、面包等食品如已取得食品生產許可應按照散裝食品有關標簽標注規范和要求進行標簽標注。
依照執行的其他業態
連鎖經營的生鮮食品專賣店的生鮮食品包裝和標簽標注管理依照本規范執行。資料來源: 國家食藥監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