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8gwur"><source id="8gwur"></source></wbr>

    <sub id="8gwur"><listing id="8gwur"></listing></sub>

    中食網 -> 招商 -> 正文
    招商引資不要食品企業你怎么看?
    時間:2016-02-25 20:29:31 來源:齊魯晚報

      “你不知道,現在食品企業在政府那里太不受歡迎了,連招商引資都不愿意接受食品項目!苯,一家食品加工企業老板向筆者訴苦。各地政府理由很簡單:現在食品企業老出事,不能上。

      這位做了多年食品的老板非常不解,食品安全難道已經嚴峻到如此地步了嗎?關鍵是自己的企業經營非常健康,各項生產資質均非常符合政策要求,而且歷次國家級、省級、市級抽查檢測都是合格率100%,況且新項目無論對當地的GDP還是就業拉動效應都是很明顯的,可這些在政府面前似乎完全被無視,未免有些太草率了吧。

      行文至此,首先讓人想到的是這些年政府在招商引資方面導向的幾個變化,從最早注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唯GDP論英雄開始,只要能帶來財政收入的項目,幾乎是來者不拒,這也讓一些鋼鐵、化工等重型傳統企業項目產能迅速落地;后來慢慢開展注重效益指標,看中土地占用規模以及投入產出比;再到現在形成共識的環保紅線,一些能源資源性企業項目開始被限批甚至拒批。

      誠然,食品安全關乎每個人切身利益,當然也關系到一地政府長官的烏紗帽,但因此一條就一禁了之難免給外界落下懶政的質疑。為了食品不出事,直接把企業封殺,看似是在顯示政府對抓食品安全方面高壓強勢的態度,實際上仍然難掩回避問題的本質。

      當下的轉型期,我們用十幾年的時間快速走過了國外幾十年的路子,食品業的迅猛發展除了帶來豐富的物質享受,自然伴隨著各種安全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不是單靠一家兩家企業就能做好的,政府的嚴管、市場信用環境的改善、消費端的提振、國民素質的提升,在這些條件不具備或不能形成合力時,食品安全問題是難以避免的。作為地方政府,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如何從管理創新的角度去直面問題,而不是一味地畏難避責。

      “對于食品項目,在招商引資時完全可以建立對應的獎懲機制,首先要有嚴格的審批限制條件,保證進駐的項目企業具備食品生產的安全底線,然后就是各種具體、細化的配套監管措施,只要發現問題就跟國外一樣,終身禁入,完全把你踢出去。而做得好的企業,連續多年沒出現食品安全事故的,則予以對應的獎勵!鄙鲜隼习褰ㄗh,如果直接禁批,必然會導致部分食企轉而投向監管審核不嚴的區域,反而大大增加了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因為畢竟食品的巨大需求擺在那里,你越封殺打壓,其反彈得越猛,而給一些不良食企以次充好、假冒偽劣提供了空間。

      當然,在地方政府看來,這種管理邏輯的風險是極大的,在食品安全處處高壓之下,誰也不敢也不愿承擔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的責任,出了事就嚴懲顯然不如直接封殺來得干脆。

    分享到: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