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8gwur"><source id="8gwur"></source></wbr>

    <sub id="8gwur"><listing id="8gwur"></listing></sub>

    中食網 -> 烘焙 -> 正文
    “E純蛋糕”想說“愛你”不容易
    時間:2016-02-26 17:51:56 來源:中國食品報

      網絡時代不僅給人們帶來了信息變革,而且帶來了消費模式的改變,包括食品消費,網購使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天南海北的食品。但由于網絡商家的眾多,良莠不齊,平臺對商家的資質審核不嚴,國家有關部門的監管范圍有限,使一些無良、無信的人鉆了空子,產生了食品安全問題和經濟糾紛。如何使網絡食品更加可靠安全,是值得市場管理者、網絡商家、平臺和消費者共同思考的問題。

      網店人間蒸發了

      家住北京海淀區的段女士這幾天不淡定了,春節前訂的“E純蛋糕”20天了,還沒有送,再仔細看訂單,訂單上標注了完成,發貨日期為2月3日。2月2日,段女士在微店平臺上訂了一個“E純”所謂的免費蛋糕,但要付運費35元,不能自提,錢直接支付給商家。她想,運費算是給他們補償點成本,覺得好以后再買就是了,于是就訂了一個。

      過節期間,段女士也給“E純”的客服打過電話,電話沒有人工服務只有一段語音,大致說因為訂單多不能及時發送,請耐心等待。她想,也是大過年的,又是所謂免費的,就等等吧。不想,這一等20天了還沒送,于是再次撥打“E純”的客服,還是那個語音,請耐心等待!

      于是她撥打了微店的電話,客服說,正在與商家聯系,48小時后如果還沒有送貨再來電。48小時后再次去電,則被告知已無法與商家聯系上,可以辦理退款。

      段女士對記者說,“雖然這次金額不大,可能不會有損失,但這樣網店賣家突然人間蒸發,令人擔憂,并且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

      對個人網店管理相對寬松

      記者致電微店平臺,微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因為違規的問題2月3日就將“E純”店鋪凍結了。她介紹說,平臺上電商的付款形式有兩種,一是直接支付給商家,二是通過平臺支付,如何支付要看雙方的協議。即使直接支付也需2—3天才能到賬,這次發現問題早,凍結了賬戶。

      微店工作人員說,微店平臺對商戶只要求實名認證,身份證和聯系電話等,沒有實體店并不要求工商注冊和衛生許可證,一般也不會去查實賣家是否有實體店。當記者試圖了解“E純”的商家情況是,工作人員拒絕透露,她說,如果消費者聯系警方的話,他們將配合調查。

      記者查詢了北京企業信用信息網,沒有“E純”或“e純”的注冊登記信息,不知是否在其他省市有注冊登記。記者在大眾點評網上看到多個買家對“E純”問題的反應,都說是騙子。記者還走訪了大眾點評網上查到的商家地址之一的四道口路5號2號樓。記者看到,2號樓是一個居民住宅樓,每個單元都有門禁,外人無法進入,樓外也沒有任何廣告,詢問進出的居民也說不知道有“E純”,“E純”是否藏在樓內不得而知。

      據北京西城區工商登記科的工作人員介紹,在他們這登記必須有注冊證明,商家必須有經營場所等條件才能注冊登記,也就是個人開沒有實體店的食品網店目前還不能辦理工商注冊登記。

      網絡食品問題頻發

      公安部近期公布2015年食品藥品犯罪數據,去年公安機關偵破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5萬起,地溝油、瘦肉精、配方乳粉犯罪仍時有發生,病死豬、注水肉也持續多發。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在公安部督辦案件中,利用互聯網實施的食藥犯罪占比超過八成,互聯網、物流已成為食品藥品犯罪的主流渠道。通過互聯網渠道“悶聲發財”的黑心餐飲作坊、朋友圈“三無”烘焙糕點等,更是屢次遭到食藥監管部門及媒體曝光。

      數據顯示,我國食品電商總交易金額目前接近400億元,到2018年食品網購的市場規模將接近1400億元。在剛剛過去的春節黃金周,網絡食品的銷售業績也是可圈可點。業內人士認為,與傳統零售渠道相比,互聯網渠道的一大特點就是食品供應商戶劇增,正規企業、非正規企業、甚至個人都可成為商戶,這會增加監管的范圍和難度,帶來食品安全上和經濟上的隱患。

      網購監管在探索中不斷完善

      網購監管也在不斷地摸索完善中,令“剁手族”心塞的貨不對板等網購消費糾紛難題有望在廣州破冰。廣州市工商局、廣州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簽署協議,三方共建多元參與、協調互動的電子商務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管控標準體系。根據協議,廣州市工商局、廣州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將指導唯品會公司建立起電子商務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管控規范化標準、商品信息發布制度、客戶服務規范化標準及更加完善的售后服務工作制度,涵蓋了供應商準入、商品抽檢、商品溯源、倉儲運作管理、運輸配送、標簽規范等多個方面的合作內容。

      有業內人士指出,消費者下了訂單,不論是正常銷售的商品或是贈品,都等同于訂立了合同,平臺或商家由于非不可抗力無法供貨,應視為違約,不能僅僅退回貨款和運費就了事,但消費者往往接受這個結果,因為提出其他訴求的成本很高。目前一般的平臺第三方監管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消費者的經濟損失。但對于生產環節的監管,各方還沒有行之有效的辦法。監管部門應該加強對平臺的監管,這次事件中微店平臺早在2月3日就發現了問題,并凍結了“E純”賬戶,而微店作為平臺應有告知義務,通知消費者,不能消費者不投訴就不聞不問。

    分享到:
    中食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