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年底,重慶江津區委召開的十三屆八次全會描繪了該區“十三五”發展藍圖,確立了建設創新創業集聚區、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城鄉統籌發展先行區、開放合作新高地“三區一高地”的目標定位。德感工業園作為江津區實現這一目標定位的八大重點平臺之一,被賦予建設國家級裝備制造基地和糧油食品加工基地,打造千億工業園的新定位、新使命。
基礎
去年工業總產值455億元,聚集9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
“打造國家級裝備制造基地和糧油食品加工基地,符合德感工業園的發展實際,有利于進一步推進德感工業園集群發展、特色發展、差異發展!”江津區委常委、德感工業園黨委書記張果強調,近年來,德感工業園緊緊圍繞裝備制造和糧油食品加工產業,狠抓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僅用3年時間就實現了企業數量、工業產值和工業投資“三個倍增”,為建設國家級裝備制造和糧油食品加工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5年,德感工業園實現工業總產值455億元,同比增長25%;完成工業投資107億元,同比增長29%;規上企業達到88家,產值億元以上企業達到71家。其中,裝備制造和糧油食品加工產業完成產值近400億元,占到了園區經濟總量的近90%。
除了總量大,這兩大產業的產業聚集度、發展質量效益也非常高,兩大產業聚集世界500強投資企業9家。
在裝備制造產業上,擁有中船重工、瑞士ABB、中冶科工、中國兵裝、北汽集團、三一重工、中航工業7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重點打造以重齒公司為龍頭的齒輪箱及減速器,以重慶濰柴為龍頭的內燃機,以瑞士ABB、江增船舶為龍頭的增壓器,以賽迪重工為龍頭的冶金裝備和以北汽集團為龍頭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五大產業鏈。園區先后榮獲“國家新型工業化(裝備制造)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綠色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糧油食品加工產業聚集了中糧集團、豐益國際兩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和山東魯花、重糧集團、武漢福達坊、廣州雙橋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成為國內唯一匯聚“金龍魚”、“福臨門”、“魯花”、“紅蜻蜓”、“福達坊”五大糧油品牌的園區。去年,該園糧油食品產業獲評“重慶特色產業新名片”。
機遇
國家部署+地方扶持
“十三五”時期,園區發展面臨著諸多機遇和有利條件,為打造千億級工業園提供了難得機遇。
從國家層面看,“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一系列重大部署的實施,為園區加快培育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厚植發展新優勢提供了重要機遇。德感工業園擁有國家級深水良港——長江蘭家沱港和成渝鐵路貨運編組站,具有“水公鐵”立體聯運優勢,必將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中搶得發展先機。
從市級層面看,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進,開放型經濟向更高水平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日益完善,將為園區發展提供更好條件。
舉措
五大發展理念,爭創千億級工業園區
面對發展新機遇、新使命,德感工業園將如何打造千億級工業園?園區管委會主任周建表示,園區將堅持“五大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江津“兩前三區一高地”目標定位,著力在做大總量規模和提高質量效益上實現新突破,積極創建國家級裝備制造基地和國家糧油食品加工基地。
在招商引資上,將突出裝備制造、糧油食品兩大產業,主動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互聯網+”、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等,著力招引龍頭企業、品牌企業、骨干企業,主動承接主城產業轉移,集聚小微企業。
在項目促建上,今年將確保北汽特車、廣州雙橋、三一重工等25個項目竣工投產,確保福達坊、3539、萬馬專用車等20個項目新開工,保持在建項目25個以上,及時跟進新簽約工業項目。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今年將新開工港城大道、德油路北段、中段等道路建設,實施物流園一期、北部片區整治平場工程,加快楊林、東方紅服務中心2個綜合開發項目建設。
在推動企業創新上,將打造綜合服務平臺,拓寬科技、人才、金融等服務領域,推進“121”科技支撐示范項目,支持、引導企業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品牌創新,積極培育一批技術創新主體,逐步淘汰落后產能。
到2020年,德感工業園基本建成國家級裝備制造基地、國家級糧油食品加工基地,實現千億級工業園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