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火的菜品是紅燒肉 最火的食材是羊肉 外來菜品占據傳統餐桌
猴年春節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吃喝玩樂作為假期里的主旋律,為老百姓串起了每一刻溫馨的時光。據美團大眾點評“年味地圖”數據顯示,春節7天長假,全國餐飲人均消費達到93元,而去年春節餐飲人均消費約為72元,整整高出21元。在全國餐飲人均消費排名前10位的省份中,南方省份共有9個,分別是香港、澳門、上海、臺灣、海南、福建、重慶、浙江和四川,而北方則只有北京上榜。
全國范圍內,全國老百姓又最愛吃些啥呢?根據“年味地圖”顯示,春節長假期間,全國最火的菜品是紅燒肉,累計受到超過5千萬人關注,其次則是乳鴿和烤羊排,是最受中國老百姓喜愛的春節菜品。除此之外,大盤雞、羊肉串、冬陰功湯、小籠包等菜品也多次上榜。除了傳統必備的各種肉類大葷,外來菜品也逐漸占據了老百姓春節外出就餐的主要菜色。而每逢下午茶時間,榴蓮酥、楊枝甘露、提拉米蘇、冰淇淋等是全國人氣菜品中排名前十的“常客”,是春節期間最受全國老百姓喜愛的甜品。
隨著各地飲食文化的交融,春節各地餐桌上涌現出不少外來菜品。在南京人的餐桌上,北京名菜烤鴨替代了當地特色鹽水鴨,成為春節當地最火的菜品之一;蘇州最火的三大菜品都是外來菜;包括粵式點心蝦餃皇、川菜口水雞以及新疆菜大盤雞;青島春節最火的菜品里就有一道川菜酸菜魚;濟南最火的菜品里有新疆菜羊肉串。
春節年味濃縮在各地飲食文化中,“年味地圖”數據顯示,過年不少地方還是喜歡吃當地傳統美食,例如貴陽最火的是酸湯魚和絲娃娃,西安最火的是肉夾饃和葫蘆雞,廈門最火的是沙茶面、土凍筍和海蠣煎。
雖然很多人感覺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但北方依舊保持著濃濃的過年情。北京的春節年味最濃,羊蝎子、大拌菜和烤鴨位列最火菜品。一盆熱乎乎的羊蝎子鍋,配上一份大拌菜,加上烤鴨的香酥醇厚,肥而不膩,可以說,北京的春節吃出了傳統的味道。
中國人過春節講究好意頭,希望“年年有余”,魚自然是過年餐桌上少不了的菜,各地魚的吃法不盡相同,例如貴州人愛吃酸的,貴州最火的是酸湯魚,四川人愛吃辣的,水煮魚是四川過年最火的菜品之一,安徽最火的菜品里,酸菜魚和臭鱖魚都是頗受當地人喜愛的魚類菜肴,廣西人則喜好吃啤酒魚。
羊肉是春節最火的食材之一。“年味地圖”數據顯示,春節期間,西藏,黑龍江,山西,河北人最愛吃烤羊腿,遼寧、山西人愛吃羊肉串,黑龍江人愛吃羊蝎子,陜西人愛吃羊肉泡饃,江西人最愛吃烤全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