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行業洗牌和探索調整后,我國餐飲市場在2015年不僅出現趨穩回暖的良好態勢,行業結構也出現良性變化,逐漸步入回歸本質和理性消費的正軌。這種改變,既得益于各方積極因素的共同作用,同時也是餐飲行業正視自身問題,積極向供給側改革要答案的成果。
2012年至今,我國餐飲業經歷過一次深刻的行業調整。我國餐飲行業因多年來在高速發展中積累下來的結構問題,在中央重拳治理公款高消費之初受到影響。同時,受到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影響,我國各地餐飲市場也都遭到不同程度沖擊。面對新形勢,我國餐飲業由此展開了艱難的轉型之路。
對于餐飲業的這次調整,我國各級政府通過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來積極支持鼓勵發展大眾化餐飲,促進餐飲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降低銀行卡刷卡手續費、營改增、兩證合一等利好政策先后出臺,對于調整餐飲產業結構、優化發展環境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促進作用。隨著國家各項發展戰略部署的逐步落實,對各地經濟文化的各方面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對餐飲業的重要深遠影響也逐步顯露出來。例如,隨著我國城鎮化戰略的推進,其功能配套需求將不斷提升,餐飲服務正迎來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因城鎮化發展所激發出來的內需潛力,將是餐飲業發展的新動力所在。
外部環境固然重要,但餐飲業真正的突破點還在于調整、轉型以及供給側的扎實改革。惟如此,才能趨穩回暖,走出低谷。我國餐飲業在進入理性回歸、滿足大眾需求、適應市場變化、著力提升質量與效率的發展新常態之后,更加注重提升服務特色和對接消費者千變萬化的消費需求,成為餐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
在過去幾年的調整中,我國餐飲業在供給側改革方面作出的努力是多方面的。首先,需要面對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和房屋租金,提升企業運行效率以求用更少的面積和人工提供更好的服務,餐飲企業的盈利能力也成為檢驗企業健康發展的唯一標準;其次,在食品安全法規日趨完善的過程中,更加重視食品安全問題,讓消費者更加放心;此外,隨著大眾化餐飲的興起,需求的多樣化特征更加明顯,有機餐飲、快餐團餐、特色餐飲、農家樂等細分業態發展迅速。同時,餐飲企業在調整中始終把創新驅動放在核心位置,越來越多的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不斷涌現,企業的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陳宇慶)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