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下午2時許,在常熟市圣百合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烘焙車間,一位身著白色工作服、戴著口罩與帽子的女士正在一絲不茍地檢查衛生狀況,不時與烘焙人員交談,她就是公司董事長楊繼玉。雖然位至董事長,楊繼玉還是在365天不停止生產的工廠里與員工一同努力,鑄就她夢想中的“花園式”工廠。
作為常熟人自己的品牌,“圣百合”在常熟市烘焙行業中地位并不低,這多半來自于楊繼玉巾幗不讓須眉的毅力與堅持。
以往,在大家的觀念中,烘焙糕點就是從小作坊里出來的。楊繼玉在創業初期就在心中立下誓言:“我要扭轉常熟人這種固有觀念,建一個‘花園式’工廠,讓大家看得見美麗,吃得到美味。”從此,楊繼玉開始了漫漫圓夢之路。
1999年,楊繼玉帶著50萬元與上海朋友租用300平方米房屋成立了圣百合公司。說起這個名字,其中也包含著楊繼玉的美好愿望!笆ァ贝硎、高貴,“百合”代表幸福、美滿。烘焙產品尤其是蛋糕類產品大多在喜慶時用,楊繼玉希望把自己的祝福帶給每一位顧客。
不管周末還是節假日,多年來,楊繼玉沒有在家休息過一天。除了出差,她幾乎天天在公司。她那不服輸的勁頭也鼓舞了員工,在她的帶領下,員工們日夜奮戰。公司銷售額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不斷攀升,很快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由最初的一個門店擴大到了30家連鎖店,“圣百合”逐漸得到了常熟老百姓的認可。
當“圣百合”在市民心中根植的時候,楊繼玉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在一次次外出考察的過程中,她心中最初的那個夢,終于有了開花結果的機會。
在一次坐大巴去廣東旅游的途中,楊繼玉發現,所有前往當地旅游的客人都會前往食品工廠參觀。除了參觀流水線建設、品嘗產品,游客還可以參與制作,自愿購買食品。這種互動體驗式的活動深深觸動了楊繼玉,她決定要建一個這樣的工廠,“我要讓客人在我們的工廠體驗和感受烘焙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快樂!
2013年,楊繼玉與圣百合公司帶著夢想建成了建筑面積為15000平方米的“花園式”工廠。其中的江南糕餅創意園格外引人注目,分為糕餅文化館、DIY體驗館、觀光工廠和休閑購物四個區,集旅游、休閑、文化、購物等功能于一身。顧客可以帶著孩子體驗做蛋糕的樂趣,近距離接觸烘焙行業,了解其中的文化與內涵。
楊繼玉想賦予每塊糕點文化內涵,以此傳承常熟的歷史文化,彰顯企業的核心價值。她說,把常熟的糕餅文化傳承下去,是圣百合能夠站穩的根基。2010年,楊繼玉正式拜常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石梅盤香餅第四代傳人王子瑾大師為師,將這項專屬于常熟的傳統烘焙技藝,通過圣百合的平臺,推廣到更多人的面前。如今,石梅盤香餅制作技藝已經被列入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5年,圣百合公司還與常熟市尚湖旅游服務有限公司合作開展了尚湖妖怪村文創項目。楊繼玉希望借鑒臺灣地區妖怪村的成功創辦經驗,與景區共同合作經營,讓妖怪村成為圣百合進入著名風景旅游區的有效載體。圣百合公司的子公司將與尚湖景區合作開發設計一組卡通風格的姜太公、妖怪系列公仔,并借用景區的文化元素,請糕點師為游客現場制作江南傳統名小吃,同時引進臺灣、港澳、新加坡等地的特色小吃,通過文創的形式讓“圣百合”開得更加燦爛。
從“花園式”工廠到文創項目的開展,楊繼玉正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實現她的夢想,完成圣百合公司以及她人生的蛻變。(常熟日報記者陳瑜琳)
2月19日下午2時許,在常熟市圣百合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烘焙車間,一位身著白色工作服、戴著口罩與帽子的女士正在一絲不茍地檢查衛生狀況,不時與烘焙人員交談,她就是公司董事長楊繼玉。雖然位至董事長,楊繼玉還是在365天不停止生產的工廠里與員工一同努力,鑄就她夢想中的“花園式”工廠。
作為常熟人自己的品牌,“圣百合”在常熟市烘焙行業中地位并不低,這多半來自于楊繼玉巾幗不讓須眉的毅力與堅持。
以往,在大家的觀念中,烘焙糕點就是從小作坊里出來的。楊繼玉在創業初期就在心中立下誓言:“我要扭轉常熟人這種固有觀念,建一個‘花園式’工廠,讓大家看得見美麗,吃得到美味!睆拇耍瑮罾^玉開始了漫漫圓夢之路。
1999年,楊繼玉帶著50萬元與上海朋友租用300平方米房屋成立了圣百合公司。說起這個名字,其中也包含著楊繼玉的美好愿望。“圣”代表圣潔、高貴,“百合”代表幸福、美滿。烘焙產品尤其是蛋糕類產品大多在喜慶時用,楊繼玉希望把自己的祝福帶給每一位顧客。
不管周末還是節假日,多年來,楊繼玉沒有在家休息過一天。除了出差,她幾乎天天在公司。她那不服輸的勁頭也鼓舞了員工,在她的帶領下,員工們日夜奮戰。公司銷售額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不斷攀升,很快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由最初的一個門店擴大到了30家連鎖店,“圣百合”逐漸得到了常熟老百姓的認可。
當“圣百合”在市民心中根植的時候,楊繼玉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在一次次外出考察的過程中,她心中最初的那個夢,終于有了開花結果的機會。
在一次坐大巴去廣東旅游的途中,楊繼玉發現,所有前往當地旅游的客人都會前往食品工廠參觀。除了參觀流水線建設、品嘗產品,游客還可以參與制作,自愿購買食品。這種互動體驗式的活動深深觸動了楊繼玉,她決定要建一個這樣的工廠,“我要讓客人在我們的工廠體驗和感受烘焙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快樂!
2013年,楊繼玉與圣百合公司帶著夢想建成了建筑面積為15000平方米的“花園式”工廠。其中的江南糕餅創意園格外引人注目,分為糕餅文化館、DIY體驗館、觀光工廠和休閑購物四個區,集旅游、休閑、文化、購物等功能于一身。顧客可以帶著孩子體驗做蛋糕的樂趣,近距離接觸烘焙行業,了解其中的文化與內涵。
楊繼玉想賦予每塊糕點文化內涵,以此傳承常熟的歷史文化,彰顯企業的核心價值。她說,把常熟的糕餅文化傳承下去,是圣百合能夠站穩的根基。2010年,楊繼玉正式拜常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石梅盤香餅第四代傳人王子瑾大師為師,將這項專屬于常熟的傳統烘焙技藝,通過圣百合的平臺,推廣到更多人的面前。如今,石梅盤香餅制作技藝已經被列入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5年,圣百合公司還與常熟市尚湖旅游服務有限公司合作開展了尚湖妖怪村文創項目。楊繼玉希望借鑒臺灣地區妖怪村的成功創辦經驗,與景區共同合作經營,讓妖怪村成為圣百合進入著名風景旅游區的有效載體。圣百合公司的子公司將與尚湖景區合作開發設計一組卡通風格的姜太公、妖怪系列公仔,并借用景區的文化元素,請糕點師為游客現場制作江南傳統名小吃,同時引進臺灣、港澳、新加坡等地的特色小吃,通過文創的形式讓“圣百合”開得更加燦爛。
從“花園式”工廠到文創項目的開展,楊繼玉正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實現她的夢想,完成圣百合公司以及她人生的蛻變。(常熟日報記者陳瑜琳)
2月19日下午2時許,在常熟市圣百合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烘焙車間,一位身著白色工作服、戴著口罩與帽子的女士正在一絲不茍地檢查衛生狀況,不時與烘焙人員交談,她就是公司董事長楊繼玉。雖然位至董事長,楊繼玉還是在365天不停止生產的工廠里與員工一同努力,鑄就她夢想中的“花園式”工廠。
作為常熟人自己的品牌,“圣百合”在常熟市烘焙行業中地位并不低,這多半來自于楊繼玉巾幗不讓須眉的毅力與堅持。
以往,在大家的觀念中,烘焙糕點就是從小作坊里出來的。楊繼玉在創業初期就在心中立下誓言:“我要扭轉常熟人這種固有觀念,建一個‘花園式’工廠,讓大家看得見美麗,吃得到美味!睆拇耍瑮罾^玉開始了漫漫圓夢之路。
1999年,楊繼玉帶著50萬元與上海朋友租用300平方米房屋成立了圣百合公司。說起這個名字,其中也包含著楊繼玉的美好愿望!笆ァ贝硎、高貴,“百合”代表幸福、美滿。烘焙產品尤其是蛋糕類產品大多在喜慶時用,楊繼玉希望把自己的祝福帶給每一位顧客。
不管周末還是節假日,多年來,楊繼玉沒有在家休息過一天。除了出差,她幾乎天天在公司。她那不服輸的勁頭也鼓舞了員工,在她的帶領下,員工們日夜奮戰。公司銷售額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不斷攀升,很快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由最初的一個門店擴大到了30家連鎖店,“圣百合”逐漸得到了常熟老百姓的認可。
當“圣百合”在市民心中根植的時候,楊繼玉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在一次次外出考察的過程中,她心中最初的那個夢,終于有了開花結果的機會。
在一次坐大巴去廣東旅游的途中,楊繼玉發現,所有前往當地旅游的客人都會前往食品工廠參觀。除了參觀流水線建設、品嘗產品,游客還可以參與制作,自愿購買食品。這種互動體驗式的活動深深觸動了楊繼玉,她決定要建一個這樣的工廠,“我要讓客人在我們的工廠體驗和感受烘焙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快樂。”
2013年,楊繼玉與圣百合公司帶著夢想建成了建筑面積為15000平方米的“花園式”工廠。其中的江南糕餅創意園格外引人注目,分為糕餅文化館、DIY體驗館、觀光工廠和休閑購物四個區,集旅游、休閑、文化、購物等功能于一身。顧客可以帶著孩子體驗做蛋糕的樂趣,近距離接觸烘焙行業,了解其中的文化與內涵。
楊繼玉想賦予每塊糕點文化內涵,以此傳承常熟的歷史文化,彰顯企業的核心價值。她說,把常熟的糕餅文化傳承下去,是圣百合能夠站穩的根基。2010年,楊繼玉正式拜常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石梅盤香餅第四代傳人王子瑾大師為師,將這項專屬于常熟的傳統烘焙技藝,通過圣百合的平臺,推廣到更多人的面前。如今,石梅盤香餅制作技藝已經被列入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5年,圣百合公司還與常熟市尚湖旅游服務有限公司合作開展了尚湖妖怪村文創項目。楊繼玉希望借鑒臺灣地區妖怪村的成功創辦經驗,與景區共同合作經營,讓妖怪村成為圣百合進入著名風景旅游區的有效載體。圣百合公司的子公司將與尚湖景區合作開發設計一組卡通風格的姜太公、妖怪系列公仔,并借用景區的文化元素,請糕點師為游客現場制作江南傳統名小吃,同時引進臺灣、港澳、新加坡等地的特色小吃,通過文創的形式讓“圣百合”開得更加燦爛。
從“花園式”工廠到文創項目的開展,楊繼玉正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實現她的夢想,完成圣百合公司以及她人生的蛻變。(常熟日報記者陳瑜琳)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