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8gwur"><source id="8gwur"></source></wbr>

    <sub id="8gwur"><listing id="8gwur"></listing></sub>

    中食網 -> 保健食品 -> 正文
    保健食品:想說愛你不容易
    時間:2016-03-16 18:48:58 來源: 環球網

      近年來,隨著民眾健康養生意識的不斷提升,各類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開始走紅,保健食品市場迎來發展大潮。然而,這些保健食品究竟是否真的對食用者身體健康有益,其生產銷售又是否合法合規,不僅普通人不甚了解,就連許多保健食品的長期食用者對此也知之甚少。于是,一些不法廠商利用這種空白渾水摸魚,大量生產銷售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從中瘋狂牟利。

      中老年最易落入消費陷阱

      在商場中走訪發現,很多保健食品的含量成分說明,除了一些簡單的成分能看懂外,普通消費者很難弄明白過于專業的成分說明。

      在消費者“不明真相”的背后,則是保健食品售價的奇高。記者發現各種功能的保健品售價不一,但相比普通食品則普遍居于高位。例如,最普遍的營養鈣片與維生素,售價一般在250元左右。葡萄籽、葉綠素等具有排毒功能的產品根據產地不同,售價從300到600元不等。另外一些進口的保健食品,售價更是高得驚人,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與年輕人相比,中老年消費者更容易受到不法保健食品商家的欺騙。”業內人士表示,不法商家欺騙老年人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用贈藥、免費試用、免費旅游、贈送體檢、贈送小禮品等促銷手段吸引老年人,獲取信任;夸大宣傳保健食品、保健器械的療效,故意模糊藥品與保健食品的概念,甚至宣稱乙肝、糖尿病、高血壓、癌癥等老年人易患的慢性病也能治愈,迎合患者急于想治愈的心理。同時,打著“進口、專利、高科技”的幌子進行推銷,將普通的商品宣傳成高科技或綠色環保商品。此外,還以“名醫會診”名義,開辦“專家”義診免費講座,通過免費體檢途徑,捏造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體的健康隱患,從而達到推銷保健品及器械的目的等。因此,中老年人購買保健品更需謹慎。

      根據2015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保健食品投訴同比上升32.2%,消費者對于保健食品虛假宣傳問題的投訴比例提高了9個百分點。

      2015年,深圳市消委會收到的保健食品投訴中,中老年消費者所占比例高達90.1%。投訴主要集中在虛假廣告宣傳、質量問題、服用后產生不良副作用等。

      這些所列舉出來的數據,還不足以反映魚龍混雜的保健食品消費市場,但消費者可

      以由此窺斑見豹,感受到保健食品市場的大而無章。

      國外的“月亮”未必圓

      中國人的保健養生意識日益增強,但出于對國產保健食品的不信任,且隨著人們對健康產業的關注和“海淘”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投向“洋保健品”。在某購物網站上搜索“代購保健食品”,相關結果高達7000多個,足見其火爆程度。

      打開微信朋友圈,魚油、維生素片、礦物質片、蛋白粉、牛初乳粉、營養配方粉乃至芹菜籽精華、蔓越莓精華,從幾年前的納豆,到最近的瑪卡、酵素、小麥草……宣稱具有各類功效的保健品應有盡有,其產地大多標稱來自歐洲、美國、澳洲。許多保健食品都標注海外直郵或朋友在海外定居,幫忙代購。一些青睞代購保健品的消費者認為,在國外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食品監管措施更嚴厲,感覺吃起來也會更放心一些。

      然而,中國消費者所鐘情的國外保健食品,也并不能讓人完全放心,梳理媒體報道可以發現,國外保健食品食用安全案例也時有發生。由于的信息不對稱,國內消費者更難了解其保健的確鑿機理,唯一可以信任的就是“進口的”“原裝的”。

      美國媒體近日報道稱,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致函美國沃爾瑪等四大零售商,要求他們的一些在售保健食品立即撤下貨架,因為紐約州當局從兩年前開始對四大零售商最暢銷的78個保健食品樣本進行測試,結果發

      現,近4/5的產品不含標簽上所說的具有保健效果的成分或含有其他成分,而國內消費者經常光顧的一些進口產品購物網站,均有這類產品的銷售信息,包括常買保健食品的人們熟悉的大蒜膠囊、銀杏精華膠囊及人參膠囊等。

      銀杏葉片沒有發現銀杏葉成分,檢測到蔥(大蒜)、大米、云杉及蘆筍;人參片沒有發現人參成分,檢測到大蒜粉以及大米;大蒜片沒有發現大蒜成分,檢測到棕櫚、龍血樹、小麥及大米……綜合媒體報道不難發現,國外保健品市場并不如國人想象中的那么完美。

      食用注意四大誤區

      面對名目繁多、讓人眼花繚亂的保健食品,保健食品知識匱乏的普通消費者便不知如何選擇,怎樣食用,因而出現了許多誤區。有兩種現象較為普遍:一種是一概排斥,任企業說得天花亂墜,我自巍然不動;另一種是來者不拒,統統“接收”。事實上,這兩種態度均有所偏頗。

      保健品不是藥,沒有藥物的療效,不限量食用也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海南省中醫院營養健康專家符光雄在接受采訪時,糾正了很多人對保健品的錯誤認識。他說,人們日常食用保健品時存在四大誤區。

      一是將保健食品當藥吃。符光雄指出,很多人片面聽信廣告宣傳,以為保健食品對疾病有直接療效,混淆了保健食品和藥品的功效,甚至去看病還抱著一堆保健食品,這是如今對保健食品理解的最大誤區!氨=∈称

      只能預防和調節機體的亞健康狀態,如果不經醫生指導就盲目服用,就會影響治療甚至加重病情!狈庑郾硎荆绻麑⒈=∈称芬运幤沸问矫刻於糠,一旦停用,往往會使服用者若有所失,造成心理的不適。

      二是把保健食品當飯吃!傲硗庖环N極端就是把它當飯吃,這對身體十分不利,因為營養素只有強化或改善某一種功能的效果,而蔬菜水果等食物除了主要營養,還包含許多活性成分,這是所有保健食品不可替代的!狈庑壑赋,單純食用保健食品,不能保證營養均衡。從營養學角度來看,只要食物品種多樣,就能使人體獲得全面的營養。

      三是認為多吃保健食品有益健康。符光雄提醒說,人體對營養素的需求都有一個最高承受值,一旦過量,就會導致總體比例的失衡。所以保健食品要適可而止,不可濫用。老年人更要明確自身需要調補的臟腑和部位,應根據各臟腑的生理功能進行調補。

      四是認為不超量服用就沒有危險。專家提醒,每個人的身體都有一個保持自我平衡的能力,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保健食品。盲目服用會導致出現意外,例如長期酗酒的人,可能其肝臟已經存在問題,若再服用深海魚油,就可能導致肝功能受損。

      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須仔細閱讀說明書,要認準外包裝上的保健食品標志,正規保健食品都有對應的批準文號。若對購買的保健食品質量有所懷疑,可記下保健食品批準文號,在食藥監總局網站的數據庫中查詢。

      1、看標志。保健食品的標志為天藍色專用標志,與批準文號上下排列或并列。批準文號為:衛食健字(4位年代號)第(4位順序號)號;2003年7月以后批準的,批準文號為:國食健字G+4位年代號+4位順序號。只有認清批準文號才能保證所購買的保健食品是經過有關部門審批的。

      2、看包裝標識。保健食品包裝標識必須注明以下項目:保健食品名稱、凈含量及固形物含量、配料、功效成分、保健作用或保健功能、適宜人群及不適宜人群、食用方法、日期標示(生產日期及保質期)、儲藏方法、執行標準、企業信息和衛生許可證號等。

      3、注意產品的禁忌。保健食品只適宜特定人群調節機體功能時食用,因此要對癥選購。要詳細查看產品標簽和說明書,看看自己是不是該產品的“特定人群”,或者是不是“不適宜人群”。老年人、體弱多病或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兒童及青少年、孕婦要謹慎選

      擇。

      4、別用價格來衡量保健食品效果強弱。因為產品劑量、添加物質和品牌不同,保健食品價格也不一樣。如果不需要更多的添加內容(如加鈣等),那么選擇功能少些、價格低些的保健食品就可以了。另外,不要輕易相信百分比,比如吸收率、沉積率、使用率、有效率、治愈率等。

      5、正確看待廣告宣傳。每個人機體間的差異很大,不要相信廣告里的絕對性用語,不要輕信其他人食用結果如何有效的證言。

      維權建議

      本版責任編輯 張文禮 電話:010-84636699-8017電子信箱:zlbzjxw@126.com

      新規出臺監管將更有力

      3月9日,食藥監總局發布了《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將保健食品產品上市的管理模式由原來的單一注冊制調整為注冊與備案相結合的管理模式,規定食藥監總局負責保健食品注冊管理,以及首次進口的屬于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保健食品備案管理,將于2016年7月1日起施行。《辦法》規定保健食品名稱不得含有虛假、夸大或者絕對化,明示或暗示預防、治療功能等詞語,對保健功能實行目錄管理。

      《辦法》將保健食品產品上市的管理模式由原來的單一注冊制調整為注冊與備案相結合的管理模式。這就意味著,部分保健食品正在由“注冊審批制度”向簡化“備案制度”轉變。實行備案制的保健品包括:使用的原料已經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錄的保健食品,以及首次進口的屬于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保健食

      品。

      在命名方面,不得使用易產生誤導的原料簡寫名稱,不得含有營養素補充劑產品配方中部分維生素或者礦物質,不得含有明示或者暗示預防、治療功能的詞語。備案保健食品通用名應當以規范的原料名稱命名。

      食藥監總局相關人士表示,管理辦法的出臺,將從保健食品管理模式、命名規則等角度加強管理,有益于規范凈化保健食品市場,使保健食品發揮真正作用,確保消費者購買的保健食品更加安全放心。

    分享到:
    中食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