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亂吃保健品真的很傷肝)
世衛組織報告指出,中國肝癌發病率高居全球之首,每年新發和死亡患者約占全球總數的一半。50歲-60歲是高發年齡段,以中老年居多,其中男性肝癌人數是女性的7至10倍。2015年國家衛計委指出,我國乙肝報告發病率呈下降趨勢,然而全國的肝病患者總人數并沒有減少,主要是脂肪肝和酒精肝患者的增加。
2016年3月18日是第16個全國愛肝日,今年的主題是“生活需要愛心,也需要愛肝”。肝病專家表示,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篩查、早期診斷,并及時治療,保證您的生活質量。
吃素也可能患脂肪肝“目前,脂肪肝正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成為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認為隱蔽性肝硬化的常見原因。”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孫菡稱,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現象,而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事實上,近幾年來,不少患者由于初次治療不重視、不規范、隨意停藥、盲目治療、機體免疫失常等多種原因常導致病情反復發作,不僅增了經濟壓力,同時影響到正常的生活,甚至危及生命。
“脂肪肝的病因學包括脂肪肝發生的條件(誘因)和導致脂肪肝的原因(致病因素)兩個方面。”孫醫生介紹,脂肪肝發病的條件因素有多種,包括機體的免疫狀態、營養因素、遺傳因素、生活方式以及年齡和性別等;而脂肪肝的致病因素有化學因素、營養因素、內分泌代謝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遺傳因素等多方面。
在眾多的致病因素中,化學性致病因素包括化學毒物、藥物(甲氨蝶呤、四環素、胺碘酮、糖皮質激素等)、酒精等;營養因素方面,飲食過多、體重超重造成的肥胖是近年來引起脂肪肝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蛋白質及熱量缺乏是脂肪肝的另一重要原因。
“個體量化、基礎代謝等因素都會導致脂肪肝,哪怕是瘦子和常年吃素的人也不例外,其預防最重要的就是運動!睂O醫生說,肥胖、“三高”以及年老等指標與脂肪肝密切相關。
當心六大并發癥
孫醫生介紹,脂肪肝患者經常伴有多種并發癥。其中主要包括1.由于維生素缺乏可伴有貧血、舌炎、外周神經炎以及神經系統癥狀。2.肝臟腫大。3.重癥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腫,其他還可有蜘蛛痣、男性乳房發育、睪丸萎縮、陽痿,女子有閉經、不孕等。4.常并發有酒精中毒的其他表現如酒精依賴,胰腺炎、周圍神經炎、貧血舌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5.妊娠急性脂肪肝并發有腎功能衰竭、低血糖、胰腺炎、敗血癥、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等。6.營養過剩型脂肪肝并發癥如:肥胖癥、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痛風、膽石癥等。
有效治療保護肝臟
脂肪肝是不良生活方式引發的后天性疾病,是可以預防的。要從年輕時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孫醫生說,任何一種肝臟疾病都分為肝病、肝炎、肝硬化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只要患者若能早期發現,針對病因及時綜合治療,肝內病變在進一步演變為肝硬化以前仍可得到逆轉,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脂肪肝的治療原則可概括為:
1.去除病因和誘發因素,積極控制原發病。脂肪肝是一種多病因引起的獲得性疾病,尋找與去除病因和積極控制原發病對脂肪肝的防治至關重要。輕度或中度脂肪肝在去除病因和控制原發病后,肝組織學改變即可獲得好轉,甚至完全恢復正常,大多數藥物性脂肪肝在及時停藥后2~3個月內可完全恢復正常。
2.調整飲食方案,糾正營養失衡。飲食需要適宜的熱量攝取,適當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戒酒和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其中蛋白質攝入有利于減輕脂肪肝,并有利于肝細胞功能恢復和再生。建議脂肪肝患者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不宜低于60g,素食者植物蛋白不應低于80g/d,但糖尿病性脂肪肝兼有腎病的患者蛋白質攝入量不宜過多。
3.堅持必要的鍛煉以維持理想的體重和腹圍。標準體重計算方式:身高(cm)減去105所得數字的公斤數,即為體重。
4.維持相對正常的血脂、血糖水平。
5.自我保健意識的教育以糾正不良行為。
6.必要時在正規醫院適當輔以保肝、祛脂、抗肝纖維化類藥物,促進肝內脂質排泄,防止肝細胞壞死、炎癥及纖維化。
7.預防藥物性肝病。很多老年人重視保健,卻不經任何檢查或醫囑,隨意購買保健品;或外出旅游時,任意購買中草藥,引發藥物性肝病。
本報記者 鄧婧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