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7歲的陳科,在江蘇省張家港市楊舍鎮五新村一個大學生種植“靈芝王”。他在農村搞靈芝種植創業,家人及左鄰右舍都說他很有一股“犟”勁。陳科說:“沒有一股犟勁就不可能打開我今天的創業局面”。大學生創業都往城市跑,他卻反其道而行之,從城市返回農村,一個勁地往土地上“鉆”,想讓自己的青春在田野里閃亮發光。2011年他被團省委授于“江蘇省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的榮譽稱號。
早春二月雖然乍暖還寒。陳科已經帶領10多個農民工人在他的靈芝園地上忙碌開了,整理大棚、翻土培床,一派人勤春來早的景象。
陳科大學畢業后已經在上海一家酒店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在工作中,心細的他發現一些客戶經常將靈芝孢子粉作為禮品送人,他就意識到種植靈芝可能是一項既能創業又有發展前途的事業。敢想就要敢闖,他辭去工作,毅然決然地回到了農村老家,開始搞起了他的種植創業史。當時,他只有一個念頭想盡辦法學到技術。他得知無錫有一家靈芝種植基地,就以打工仔的身份在那里當了2年“學徒”,臟話累活樣樣都搶著干,每天用日記形式記錄種植的每個環節,使至心知其意。為他日后的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種植靈芝那可是一門技術活”,陳科介紹說。靈芝是多孔菌科植物,有著數千年藥用歷史。它天性嬌貴,人工種植是不準施肥、不用農藥,必須按野生靈芝所需的生長條件去無公害栽培。陳科在這方面可下足了功夫。為了降低創業風險,他選擇了方園10公里無化工企業、無污染的農田,2009年先承包2畝土地,建了8個大棚,看一看學到的技術能不能有所收獲,他把土壤拿到省農科所去化驗,聘請農學院的老師和專家做技術指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種植技術檔案。當年就獲得了30萬元的收入。小試牛刀后,他對靈芝種植更有信心。2010年他擴大了種植面積,這一年收入達到了100萬元。2011年種植靈芝12畝,凈收入超過了200萬元。
種植也能獲得如此的高收入?陳科悄悄地告訴了一個秘密:“種植靈芝關鍵是控制好大棚內的溫度、濕度、通風以及靈芝的胚胎要與眾不同”。他介紹說:“種植靈芝主要收取孢子粉,而孢子粉是醫藥界共認的軟黃金,保健與藥用價值共存,孢子粉還能抑制腫瘤病變。要想多收取孢子粉,靈芝對水的要求更高,弱堿性水你保證它“健康生長”,提高產量。他為之專門打了一口40米深井,井水讓靈芝的生長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每年在6—9月份靈芝生長季節,他每天要冒著高溫在大棚里觀察溫度和濕度,仔細察看靈芝的生長情況,辛勤的汗水澆灌了靈芝,看自己心愛的靈芝茁壯成長,心里總是樂淘淘的,也換來豐厚的回報。 帶領農民共同致富,是陳科的另一個心愿。去年,五新村已有2個農民志自愿加入了靈芝種植行業,他無嘗提供技術指導,幫助他們學會種植“掘金”技術,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贊揚。最近,他已成為五新村高效農業種植助理,成為了一位“科技村官”。他組織村民成立了靈芝種植專業合作社,實行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生產的靈芝孢子粉經過精細碾磨、高壓真空冷凍破壁后,產品更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并獲得了國家頒發的綠色環保產品。
采訪后記:現在大學生面臨就業難、創業難,而陳科放棄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自己尋找門路,學技術到農村搞種植創業,這種斯坦福式創業的故事,能不能給大學生一點啟示呢?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