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8gwur"><source id="8gwur"></source></wbr>

    <sub id="8gwur"><listing id="8gwur"></listing></sub>

    中食網 -> 茶葉 -> 正文
    低谷中的鐵觀音怎樣涅槃?
    時間:2016-06-07 10:48:54 來源:大河報


    清香型鐵觀音茶湯

    韻香型鐵觀音茶湯

    清香型、韻香型、老鐵,分得出誰是誰嗎?


      嚴峻市場倒逼工藝回歸

      核心提示丨說起“鐵觀音茶”,相信河南的茶友們都不陌生,就連幾年前記者還沒進入“茶圈”的時候,就聽說過這款福建名茶。十年前,安溪鐵觀音茶作為河南茶葉市場的“外來戶”,初來乍到便為河南茶友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用大茶缸喝茶的日子已一去不返,用蓋碗泡鐵觀音、小口品功夫茶逐步成為流行。然而不知是否遵循了“盛極必衰”的市場規律,這幾年鐵觀音的日子著實少了幾分前些年的風采英姿……

      分析

      “盛極必衰”還是另有“隱情”?

      鐵觀音在2006年前后進入河南市場便一路走高,據統計,在2010年,鐵觀音茶更是占據了鄭州茶葉市場近半的份額,迅猛風頭一時無兩。然而,好漢不提當年勇,如今鐵觀音茶早已無法繼續在河南茶市上獨占鰲頭,這是盛極必衰的市場規律還是另有隱情?

      為了一探究竟,記者專程采訪了河南鐵觀音茶界的“大腕”、河南省茶葉商會副會長、來自鐵觀音故鄉福建安溪感德鎮的章遠新。章遠新告訴記者,歷來文化底蘊深厚且人口眾多的河南,其茶葉市場在十年前卻幾乎是塊亟待開墾的“荒地”。于是乎,這塊香甜可口的“大蛋糕”可謂是見者“眼紅”,誰都想分上那么一塊。一時間,云南普洱、福鼎白茶、西湖龍井等名優品種先后涌入河南茶市,瓜分了鐵觀音的市場份額。可值得深思的是,或許造成市場流失的根本并不是其他茶類的大舉入侵,而是鐵觀音茶自身出了點“小毛病”?

      一杯好茶,在它香氣氤氳的背后,凝結的是茶農的心血和汗水。章遠新告訴記者,制作鐵觀音茶對溫度、濕度要求極為苛刻,正因為海拔、溫度、濕度的差異化,才使得“山頂茶”和“半山腰茶”在口感上的天差地別。今天采摘下來的鮮葉,天亮之前一定要趕制出來,工人忙到凌晨四五點都是家常便飯,一天也就能睡三四個小時,人工成本高不說,而且因種種因素的限制,產量自然相對較低!笆袌瞿敲椿,量跟不上怎么行?”

      所以在市場大環境的催化下,“現代工藝鐵觀音”也就應運而生了。什么是現代工藝?簡而言之,就是利用空調,人為模擬出一個低溫干燥的環境,降低了人工成本不說,還極大提高了產量,可謂是“一舉兩得”。這就是茶商們所說的“空調茶”?照{茶口感更加新鮮,但是久飲之后,寒氣會侵入人的體內,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喝完鐵觀音會感到胃疼。

      于是,“內憂外患”的鐵觀音茶“理所應當”地迎來了一場“滑鐵盧”,那么涅槃之后的鐵觀音路在何方?章遠新給出的答案是,“靜下心來,回歸傳統”。

      辨識

      傳統工藝鐵觀音到底好在哪兒

      分析

      傳統工藝鐵觀音和現代工藝鐵觀音究竟有什么區別?章遠新告訴記者,首先,傳統工藝鐵觀音相較于現代工藝的鐵觀音,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耐泡”。理論上一泡茶泡上個十幾道完全不是問題,而“空調茶”能泡六七道已是相當不錯。其次,傳統工藝制作的鐵觀音,重搖青、重發酵,制出來的茶不僅口感醇厚、茶葉耐泡,茶湯香氣更富有層次感,且湯色也不像新工藝的鐵觀音那般清湯寡水,而是似冰糖水般清澈明亮。

      為了給記者展示這一點,章遠新為記者泡了一泡傳統工藝鐵觀音。記者細聞之下,鐵觀音特有的香氣沁人心脾,舉杯細品,我發覺那香氣不是飄散在茶湯之外的,而是融入水中,令人齒頰生香。章遠新說,現代工藝的鐵觀音聞起來鮮度很高,但是喝起來似乎除了清甜,茶湯的厚度和變化欠缺了一些。

      最后,傳統型鐵觀音也是體寒茶友們的“福音”,因為它不會對胃造成負擔。章遠新說,傳統工藝的鐵觀音重發酵,摒棄了利用空調制造人為環境這一做法,使茶葉中的寒氣得以很好地褪去,茶性轉向溫和。喝起來自然不會胃疼。他認為,不能因為現代工藝鐵觀音輕發酵,吹空調的做法,而讓鐵觀音本身背上傷胃“這口黑鍋”。

      亮點

      老鐵橫空出世

      鐵觀音經歷了這次低谷,是否就一蹶不振了呢?章遠新表示,雖然被其他茶類分掉了部分市場份額,但河南茶客的“基數”正在不斷擴充。鐵觀音的清雅香氣令其成為最易被茶友們接受的“入門茶”,每年都會吸引一批新茶客。他們的不斷加入,保證了鐵觀音市場的相對平穩,并沒有“翻車”。近年來,安溪縣政府也開始大力推廣傳統工藝,同時也出臺了相關條規,從根源上扭轉了鐵觀音“盲目發展、急功近利”的不正之風。

      除此之外,“陳年鐵觀音”也以它那獨一無二的醇厚韻味吸引了一批忠實茶客。章遠新表示,雖然“老鐵”還在市場培育期,走的量不是很大,但是它的回頭率很高,前景令人期待。

      在記者看來,再熟練的老司機也會偶有剮蹭,沒有一條路是順風順水的。就像世紀初的普洱茶,十幾塊錢的茶炒到幾百甚至上千,直到2007年的普洱崩盤,才有了今天普洱茶這般穩健、扎實的發展走向。也許,現在的低谷對于鐵觀音并非壞事——不破不立,只有真正到了低谷才得以反思,希望未來的傳統型鐵觀音能夠盡快重振旗鼓,迎來屬于它的涅槃。

    分享到:
    中食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