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8gwur"><source id="8gwur"></source></wbr>

    <sub id="8gwur"><listing id="8gwur"></listing></sub>

    中食網 -> 科普 -> 正文
    酒不僅是飲品,而且還是調味魔法師
    時間:2016-06-17 12:07:46 來源:生命時報

      酒不僅是飲品,而且還是名不虛傳的調料高手,做菜時加點酒,不但不用擔心酒精的傷害,還有增香解膩的效果。本期,就請營養專家為我們講講不同酒入菜的神奇效果。

      黃酒:羊肉、鮮魚的去腥高手

      黃酒因其顏色呈黃色或褐色而得名,是用稻米、玉米、小米等為原料,經霉菌、酵母等發酵而成,酒精含量約為15%~20%,富含氨基酸、B族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且香氣濃郁,口味醇厚。

      烹調羊肉、鮮魚等帶腥膻味的肉類時,可以加適量黃酒腌制后再燉炒,不僅能夠去腥膻,還可以增加鮮美的風味。這是因為,魚肉中產生腥味的胺類物質和羊肉產生膻味的揮發性脂肪酸,有一部分會溶解在酒精中,隨著烹調加熱而迅速揮發。同時,酒里所含的酯類、醛類、鮮味氨基酸等風味物質,也能為其増香,削弱腥膻味。

      炒青菜時加點黃酒,有“護綠”作用。因為,酒中的乙醇可以在烹調加熱時釋放,與新產生的有機酸等酸性物質結合,防止葉綠素在酸性條件下發生反應。

      當然,做菜加黃酒的時機也很關鍵。例如煸炒肉絲,酒應當在煸炒完畢時放;紅燒魚,最好在魚煎制完成后立即放酒;而炒蝦仁,蝦仁滑熟后,酒要先于其他佐料入鍋;做湯則應該在湯煮開后再放入黃酒。

      中低度白酒:燉肉解膩好幫手

      純糧釀造的白酒是以糧食為原料,經發酵、蒸餾等工藝制作而成。但凡白酒,度數都不算低,酒精濃度低則在20%左右,最高約70%。烹調最好用酒精度適中或偏低的白酒,如果采用酒精度過高的白酒,可能會破壞菜肴的原味。白酒入菜比較適合口味比較濃重的菜,不過近年來,炒、煮、拌、煎等方法也有用白酒調味的,效果也不錯。

      中低度白酒在烹飪中用途與黃酒類似。例如燉紅燒肉,可以用白酒代替少量的水,不僅香味更豐盈,而且酒中的乙醇可以與肥肉中的游離脂肪酸結合,起到解油膩作用。在烹調含其他脂肪較多的肉類或魚類時,加些白酒來解油膩,也是同樣的道理。

      做河魚前,用白酒腌制一下,再掛糊烹調,可以去膩除腥。因為,河魚產生腥味的土臭素等可以溶解在乙醇中,隨著加熱揮發。炒雞蛋時加點白酒,炒出的雞蛋更鮮嫩松軟。剖魚時,不小心弄破膽,馬上在魚膛內抹點白酒,再用冷水沖洗,可消除苦味。

      葡萄酒:與紅肉、海鮮是絕配

      在酒類中,葡萄酒含抗氧化作用的酚類化合物最豐富,還含有游離氨基酸、B族維生素、礦物質等,酒精濃度在9%~12%左右。葡萄酒入菜,以燒、燜、熘等見長,成品金紅光亮,甘甜味美,味道清香。

      一般來說,紅葡萄酒與豬牛羊等紅肉是絕配,白葡萄酒則適合烹調海鮮類等白肉。例如紅酒微煎牛肉,就是提前用紅葡萄酒與鹽、胡椒粉等調味料一起腌制牛肉,然后微煎時再倒入適量紅酒及其他調料而成。如果是做湯,最好在燉湯結束前20分鐘倒入葡萄酒,因為酒的味道會被過長的烹飪時間所破壞,所以要在烹飪的后期放酒。此外,炒洋蔥時加少許葡萄酒,味美而不易炒焦。

      啤酒:讓肉質更鮮嫩

      啤酒是以麥芽和酒花等為原料,經酵母發酵而成的低度酒,一般啤酒酒精度在3%~5%左右。啤酒入菜,其中的麥芽香與酒花香可為菜肴增添獨特風味。

      啤酒調味竅門不少。炒肉片或肉絲,用淀粉加生啤調糊掛漿,炒出后格外鮮嫩,這是由于生啤中的酶可以把肉中的蛋白質部分降解,這個方法尤其適合烹調牛肉;烹制含脂肪較多的肉類、魚類,除了加白酒、黃酒,也可以加適量啤酒,能使菜肴香而不膩;清蒸雞時,先將雞放入啤酒中腌制15分鐘,再取出蒸熟,格外鮮滑可口;清蒸腥味較大的魚,用啤酒腌15分鐘,蒸熟后不僅腥味大減,而且味道與螃蟹有幾分相似。

    分享到:
    中食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