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8gwur"><source id="8gwur"></source></wbr>

    <sub id="8gwur"><listing id="8gwur"></listing></sub>

    中食網 -> 科普 -> 正文
    食品專家辟謠:方便面32小時不消化為誤讀
    時間:2016-09-14 13:16:16 來源:北京商報

      近年來,關于方便面致癌、32小時不消化、包裝有毒等傳言愈演愈烈,令不少消費者聞“面”變色。然而事實真相究竟如何?近日,在由中國食品辟謠聯盟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方便食品辟謠發布會”上,與會專家對這些傳言進行了逐一解讀,引導公眾走出食品安全認識誤區。

      ■誤區一:方便面是垃圾食品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副主任鐘凱認為,沒有所謂的垃圾食品,只有不健康的膳食搭配。通常,人們將食品中是否有防腐劑作為評判垃圾食品的標準,認為食用含防腐劑的食品對健康損害極大。鐘凱表示,這是一種誤解,防腐劑的作用旨在抑制細菌等微生物的滋生,保護食物營養以及感官品質。如果食品自身不含細菌或霉菌也就無需防腐劑,作為食品水活度較低的方便面、薯片等油炸食品更無需添加防腐劑。

      ■誤區二:棕櫚油不利于人體健康

      廣為流傳的說法是,方便面使用的棕櫚油長期食用會造成人體血清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量,引發心腦血管疾病,不利于人體健康。

      對此,河南工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谷克仁表示,通過交叉實驗發現,棕櫚油和橄欖油對人體血脂的影響沒有差異。而另一項研究成果顯示,飽和脂肪酸與心血管疾病沒有相關性。

      ■誤區三:方便面32小時不消化

      據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沈群介紹,該謠言源自2011年,一個美國科學家通過膠囊內鏡的方式,拍攝了“加工食品”與“無添加物食品”消化情況的對比實驗,發現手工拉面在32小時后已完全被消化,方便面則仍保有殘余。

      沈群等業內專家對生的小米粉和生的小麥粉進行研究實驗,發現不同的食物加工方式也會影響到淀粉的消化率。且網絡傳播拍攝所使用的觀察方法,也無法對面條消化情況進行連續32小時的記錄。沈群表示,方便面所用的添加劑均符合國家標準,其主要原料和家庭自制的面條所用原料皆為一致,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分享到:
    中食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