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8gwur"><source id="8gwur"></source></wbr>

    <sub id="8gwur"><listing id="8gwur"></listing></sub>

    中食網 -> 美食 -> 正文
    老北京過年愛吃啥
    時間:2017-01-06 17:53:20 來源:北京商報

      “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羊肉……”進入臘月后,“年味兒”越來越重。伴隨著熟悉的童謠,置辦年貨的計劃被提上日程,老北京的傳統過年吃食也再一次獲得關注。糖瓜兒、素丸子、臘八粥、餃子、年糕……耳熟能詳的吃食不僅代表著老北京的傳統風俗,也承載了一代代老北京人的回憶。

      炸丸子

      不同于焦溜丸子、干炸丸子、四喜丸子和獅子頭等傳統丸子,炸丸子是不含肉類的。在傳統北京民俗中,年夜飯上必有丸子,丸子象征了合家團圓。炸好的丸子也可以讓忙碌的老百姓隨時品嘗,端上來就能吃。

      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比較低,所以不惜花工夫把素菜葷做、粗菜細做。

      好吃的素丸子必須在面糊里放大量香菜,加上擦成絲的胡蘿卜,拌上五香粉和粉條,放了鹽在手里一握一擠,一個一個圓圓的丸子在油鍋里慢慢翻炸,片刻之間那清香味兒便惹得人垂涎欲滴。

      出鍋之后,黃的油晶晶亮,紅的蘿卜、綠的香菜,入口外脆里嫩,清香加油香,讓辛勞了一年的人們大大地解回饞。

      糖瓜兒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在北京的民謠里,節日食品最先被提及的就是“祭灶”用的糖瓜兒、關東糖等食品。對于不少“00后”甚至“90后”來說,糖瓜兒顯得既陌生又熟悉。事實上,糖瓜兒是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熬制成的糖,把它抽為長條形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形就叫做糖瓜兒。

      由于味道甜美、黏性很大,糖瓜兒也被老百姓賦予了更加重要的“使命”:希望灶王爺品嘗后能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幾句,或是干脆黏上灶王爺的嘴不讓他多說。

      糖瓜兒甜中略有些酸味,在生活不太富裕、衣食較為短缺的時代,是老百姓解饞的極好美食。家中有了糖瓜兒和關東糖,預示著春節已經不遠了。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兒凝固得堅實而里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臘八蒜

      臘八節,老北京除煮粥供佛舍粥、食粥等習俗外,在這天,老北京的百姓家要泡臘八酒及臘八蒜。泡臘八酒是將紫皮蒜瓣泡在黃酒或高粱酒里,封好口待春節時打開飲用,臘八酒香味撲鼻,還可通血脈、暖腸胃。臘八蒜也稱臘八醋,是將紫皮蒜瓣泡在陶瓷罐內,倒滿米醋密封好,等到除夕春節吃餃子及拌涼菜用。

      俗語說“吃過臘八飯,就把年事辦”,舊時京城臘八節也稱“臘八算”。自臘八這天起,店員或放債人去催索債款,他們常帶一小罐臘八泡的蒜送給欠債人,欠債人一看就明白是催還債款來了。借債的窮苦百姓或小商小販無力還債時,就在臘八、臘月十八、臘月二十八這幾天出去躲債,因此,老百姓為了回避算賬索債的人在臘八時“算賬”,就做成“臘八蒜”或“臘八酒”,把它們吃掉喝掉,以示消除晦氣。

      臘八粥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1月5日是傳統的臘八節,隨著這一天的到來,年味漸濃,年俗大幕隨之拉開。民間有“送信兒的臘八粥”一說,意味著此時離春節這個大家共同期盼的節日已經不遠;一些寺廟還有臘八節舍粥的傳統。

      臘八粥又稱八寶粥,內里五味俱全,所謂八寶寓意吉利。但粥并非一定要由八種材料煮成,只不過其中有三樣必不可少,即棗、薏仁米及菱角米。其中,紅棗剝皮搗碎成泥放入粥中同煮,一般用砂鍋煮。最講究同時要把薏米炒好染成紅色,起鍋的時候灑在臘八粥上,二者都取紅紅火火的寓意。

      值得注意的是,臘八粥需要提前一天熬制,并且要在臘月初八上午食用。這是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另外也有“祛瘟”的意義。

      年糕

      春節吃年糕,“意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老北京的年糕由清真回民小吃店在春節時大量供應,是滿族拜神用的祭品,滿族名字叫飛石黑阿峰。

      北京年糕最早是滿族跳神用的祭品,一般都是江米或黃米蒸制的。北京年糕的種類特別多,僅僅涼糕就有盆糕、米糕、餡糕等十多種,加上大棗、核桃仁兒等各種果仁的話就更不勝數了,特點就是塊大、量足、米夠香,走的絕對是踏實路線。其實追溯年糕的歷史,早在中國的周朝就有記載!秶ぴ洝分小靶哌呏常莛D粉餐”的“粉餐”就是米粉蒸成的糕食。北京小吃中的年糕,用黃米或江米面加各種輔料蒸制而成。年糕品種多,有棗年糕、豆年糕、年糕坨等。精細的年糕有白果、什錦、水晶、如意等,烹制方法多為蒸,也有用油炸蘸白糖吃的,均有香甜黏糯的特點。

      餃子

      老北京的滿、蒙旗人稱餃子為“煮餑餑”。無論是富裕人家還是窮苦人家,餃子在春節期間是一定要吃的。按傳統的老北京習俗,并非大年三十這天吃餃子,老北京講究吃的是“五更餃子”,即初一早上吃。大年三十吃大魚大肉,年夜飯吃完開始剁餡、包餃子,過了零點則不能再動刀。

      過年包餃子要全家人一起,體現一家人的團結和睦、齊心協力。餃子里不光有餡料,還會放一些洗凈的硬幣和棗,圖個吉利。

      到了五更天,素餡餃子煮熟之后先上供。儀式過后,全家人到院子里燃放鞭炮;氐轿堇镄『⒔o老人磕頭,拿壓歲錢,之后全家人就可以聚在一起吃熱氣騰騰的“新年頭一口兒”了。

    分享到:
    中食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