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洗發乳誤作羊奶食用,結果被迫去醫院洗胃!笨吹竭@則消息,估計很多人都覺得新鮮,這明明是兩件不搭邊的東西,怎么就聯系在一起了呢,居然還誤喝了?還別不信。不久前,湖南長沙的一對老夫婦因參加某保健品活動而獲得贈品,其包裝上“羊奶”二字碩大無比且格外醒目。老兩口也沒多想,便打開品嘗,喝了一些發覺不對,細看包裝,但見大字羊奶下又標有一行小字:羊奶補水防脫洗發乳。這才急忙到醫院洗胃,好在當天倆人發現得及時,經過醫生緊急處理,沒有造成嚴重后果。
筆者好奇,按照新聞提供的線索,在超市的貨架上找到了這款洗發乳。琳瑯滿目的護膚品、洗發水叢中,一款產品包裝上斗大的“羊奶”兩字,的確吸引眼球。如果不是身旁有海飛絲、清揚等洗發產品的“提醒”,筆者還真以為拿到手的是一款羊奶乳制品,因為它太顯得格格不入了。包裝上最先躍入眼簾的是“新西蘭原裝進口羊奶”幾個字,尤其是“羊奶”兩字大的令人扎眼,而最下方有一行小字:“羊奶補水防脫洗發乳”,如蟻之小,確實不能怪老夫妻粗心,上了歲數的人若不戴老花鏡,還真不一定能看得清這幾個字。
如此包裝,不知設計師在最初設計時是否真的考慮過消費者的需求,難道只是想和他們玩一回文字游戲?其實,這不過是商家的“小聰明”罷了,為了在包裝宣傳上突出自身利益,有的明明是某某某,卻標注得不引人注目,無疑與相關規則打擦邊球,迷惑的是消費者的雙眼。
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有的產品外包裝上印著大大的“乳”字,旁邊卻標著不細看、就很容易錯過的“乳味飲料”四個字。誤將乳酸菌飲料當作酸奶,不少消費者在購買后大呼上當。還有某款菠蘿啤產品,包裝正面醒目地標明是“菠蘿啤”,但在側面卻小標“果味碳酸飲料”,同樣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包裝上的標簽、吊牌、文字、圖形、符號或其他一切說明物,其主要作用就是幫助消費者來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商品。這種和消費者玩“文字游戲”的包裝,不僅對消費者的經濟利益造成損失,還對消費安全構成威脅,甚至可能會造成生命危險。寫到這里,忽憶起不久前看到的一則新聞:棕黃色液體,裝在300毫升塑料瓶內,還附帶了一根攪拌棒,因為極容易被誤以為是瓶裝蜂蜜,兒童誤食會引起肺部炎癥,不符合歐盟化妝品法規相關要求,歐盟委員會非食品類快速預警系統對一款中國產的沐浴露發出消費者警告并采取退市措施。這僅僅是因為產品在外形上易誤導消費者就被退市了。而同樣為化妝品的那款羊奶洗發乳,卻沒有因極容易被誤認為是盒裝羊奶,誤食會出現什么癥狀等而被警告,相反則匿于市,想來不禁為那老兩口叫屈。
西漢《說苑》有云:巧偽不如拙誠。奉勸那些商家,與其花大把時間在包裝上耍小聰明、玩捉迷藏,倒不如踏踏實實做好產品,讓人們實實在在地消費。當然,消費者在選購時,更要仔細觀察包裝上的內容,切不可掉以輕心。王寧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