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源頭在企業,監管在政府,宣傳在媒體,監測在檢驗機構,消費涉及全體公民。倡議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就是為了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食品安全治理,凝聚成強大的社會合力,共同鑄起食品安全的“防火墻”。
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食品藥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當嚴格落實法定責任和義務,提高貫徹執行法律法規和質量管理規范的自覺性,采取多種措施,確保生產過程符合有關標準規范,確保生產經營各環節數據信息采集留存真實、可靠、可溯源。主動監測已上市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及時報告風險隱患,依法召回、處置不符合標準或存在安全隱患的食品。
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推進標準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提高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的透明度。依法及時公布食品藥品抽檢信息,加大通報、曝光力度,強化震懾警示作用。到“十三五”末,符合公開條件的食品藥品行政處罰案件的相關信息100%實現信息公開。
整合健全安全信用體系。研究探索食品安全領域聯合監管機制,加大失信聯合懲戒力度。整合健全省級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完成省級食品藥品領域企業和從業人員基礎信用信息庫、信用信息交換與歸集共享平臺以及信用信息監管和服務平臺的開發實施工作。完善信用信息征集、披露、使用制度,建立失信黑名單披露、市場禁入和退出等制度。
完善投訴舉報體系。加強投訴舉報體系能力建設,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建成覆蓋省、市、縣三級的投訴舉報業務系統,實現網絡24小時接通,電話在受理時間內接通率100%。健全“12331”投訴舉報信息化平臺,規范投訴舉報轉辦交辦、跟蹤督辦、協調反饋、匯總分析、審查歸檔等程序,實現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投訴舉報平臺的互聯互通。落實舉報獎勵制度和舉報人保護制度,推進“吹哨人”制度。
充分發揮社會組織作用。支持行業協會制定行規行約、自律規范和職業道德準則,建立健全行業規范和獎懲機制,支持行業協會探索履行相應的市場監督管理職能。探索引入保險、認證、審計咨詢等第三方機構和人員參與監管的工作機制,逐步推進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和藥害救濟等制度。
強化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完善媒體、專家等各有關方面共同參與食品藥品安全治理的有效機制。建設省、市、縣食品安全輿情監測網絡,到“十三五”末,輿情監測網絡覆蓋率達到100%。實施立體化科普宣傳計劃,廣泛開展面向公眾和全社會的食品藥品安全宣傳教育,促進公眾提高食品藥品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廣泛傳播食品藥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引導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積極支持、參與食品藥品安全工作。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