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金
近日,隨著上!耙换\小確幸”餐廳被曝出食物中毒事件,網紅餐飲的質量和安全問題引發關注,也為單純追尋人氣效應的消費者敲響了警鐘。其實不止是“一籠小確幸”,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家網紅餐飲品牌被曝出食品安全問題。作為近年來餐飲業投資的熱點,“網紅餐飲”曾因“假排隊”等負面事件多次登上新聞頭條,而最近接連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更讓這一依靠網絡營銷建立的餐飲模式備受質疑。如何對“網紅餐飲”進行有效的監管,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發生,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據光明網)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紅也結伴而生。網紅餐飲即是隨著新生代成為主流消費群體之后,衍生出來的餐飲模式。除了像過去餐飲業一樣注重口味、質量之外,網紅餐飲更多地會注重如何包裝自己的企業形象、如何積累人氣。小清新、輕奢、時髦,這些是網紅餐飲常用的包裝方式,一旦包裝成功,消費者會愿意為一次就餐、一杯奶茶而排數小時的長隊。“一籠小確幸”此前平均排隊時間需2小時,即是此類餐飲的典型代表。
然而,高昂的人氣并未能與食品質量與安全畫上等號。據上海市相關部門此前發布的通報,在“一籠小確幸”的食品樣品和部分病人肛拭中均檢出沙門氏菌。經檢查,確定“一籠小確幸”的中央廚房與部分門店超過許可范圍加工即食食品,食品在中央廚房的加工過程中受到沙門氏菌的污染,這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引起了本起食物中毒事件。
今年以來,除“一籠小確幸”之外,還有多家網紅餐飲因為不同原因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今年3月,上海市需要排隊3小時才能買到的網紅面包店Farine被舉報使用已發霉的過期面粉;同月,浙江諸暨的兩家網紅火鍋店“川譜串串香”與“幺妹火鍋店”老板被曝違法使用“地溝油”等。
不可否認的是,網紅餐飲食品安全問題之所以多發高發,相關部門監管不力、違法違規成本太低是其中原因。然而,對于保障食品安全而言,當下并不缺少法律法規,且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處罰也并非不嚴格。比如,新《食品安全法》在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經營物品的基礎上,大幅提高了罰款額度,對違法生產經營食品、食品添加劑行為的罰款額度低限由原來的2000元提高到5萬元。前不久,“廣州一火鍋店因為超范圍經營賣小涼菜被處罰1萬元并沒收139元違法所得”即是例證。可見,有關法律法規在網紅餐飲食品領域并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和執行。
還有就是,雖然網紅餐飲問題頻發,但相關部門的監管策略、方式都顯得滯后。盡管日前北京市相關部門表示,消費者可以在出現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問題后打電話舉報,此舉僅是后知后覺,并非防患于未然之策。
可以預料的是,網紅餐飲的經營模式在未來會繼續發展,相關的營銷與包裝產業將越來越成熟。就此而言,要促進網紅餐飲提升質量,減少食品安全問題,讓公眾真正吃得放心、安心,從國家對行業監管的層面、企業自律的層面、消費者的監督層面,都要從長遠去規劃,發揮各自的力量。而其中,相關部門的監管殊為重要。從監管的角度說,一方面,政府要盡快出臺更加嚴格的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規,實行重點治亂,讓網紅餐飲企業不敢“越雷池半步”。另一方面,積極履職盡責,對網紅餐飲的食品安全進行常態化檢查,盡可能跑在食品安全風險前面。這方面,上海已先行了一步。今年7月1日起,《上海市小型餐飲服務提供者臨時備案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正式施行,此舉將在堅守食品安全和不擾民的兩大前提下,將一些弄堂美食、網紅店等無證無照小餐飲收編為“正規軍”,在留住特色美味的同時,保障食品安全。此外,對違規違法網紅餐飲,要依法加大處罰力度,倒逼其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否則,網紅餐飲只能“曇花一現”,難以“紅”到長久。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