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我看電視上,人家陽澄湖的大閘蟹個頭小,你買的大閘蟹怎么這么大啊?”“我可是花了500多買的啊,怎么可能不是呢?”......沒錯,目前市面上自稱是陽澄湖大閘蟹的品牌很多,而事實是,你有可能吃到了“洗澡蟹”。
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產量日趨下降
據相關數據統計,從產量上看,大閘蟹總產量基本維持在80萬噸,其中江蘇占比44%,湖北占比22%,安徽占比13%。隨著陽澄湖圍網養殖大閘蟹面積逐年下降,從2016年的3.2萬畝下降到1.6萬畝,雖然畝產提高了,去年陽澄湖大閘蟹的總產量在2100噸左右,而今年下降到了1600噸。
那么問題來了,陽澄湖大閘蟹僅僅1600噸的產量,按全國80萬噸的產量,大量的大閘蟹是從何而來的呢?陽澄湖大閘蟹要靠“洗澡蟹”充斥市場嗎?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要認清一個問題,陽澄湖大閘蟹不是大閘蟹的統稱,按照原產地來說,它僅僅是一個品種。近幾年來,陽澄湖大閘蟹在各個渠道的推動下,名聲鵲起,每逢金秋時節,送家人、摯友一盒陽澄湖大閘蟹,感覺是很有面子的。然而,很多商家正是抓住了國人“愛面子”的特質。在春季3、4月份,商家將即將蛻殼結束的大閘蟹(成年蟹至少要蛻殼五次),從附近產地捕撈出來,成批地放到了陽澄湖中,進行“洗澡”的過程。

“洗澡蟹”同樣出自優質產地
這些產地又是從何而來?陽澄湖所在的江蘇省,江河湖泊資源豐富,大閘蟹產地可謂是星羅棋布,除了陽澄湖,還有太湖、高郵湖、固城湖等高產量大閘蟹產地,而陽澄湖的名氣大,產量卻是最少的。太湖有4.5萬畝大閘蟹養殖基地,可達3000噸產量,高郵湖養殖面積20.5萬畝,產量更是高達5500噸,而陽澄湖僅僅只有1600噸。
江蘇處處產蟹,品種繁多,有“十三蟹”之稱:鎮江長江蟹、鹽城大縱湖蟹、宿遷駱馬湖蟹、徐州微山湖蟹、連云港蟹、南通蟹、常州長蕩湖大閘蟹、淮安洪澤湖大閘蟹、無錫太湖大閘蟹、南京固城湖大閘蟹、興化紅膏大閘蟹、揚州高郵湖大閘蟹、蘇州陽澄湖大閘蟹。
諸多大閘蟹產地,以陽澄湖大閘蟹聲名遠揚,隨著產量逐年下降,更是“物以稀為貴”,于是“洗澡蟹”的出現不足為奇。由于需要幾個小時的貨車運過來的“洗澡蟹”,處于一種脫水的狀態,所以運送時間也不會超過5—6個小時,這樣蟹的存活率相對高些,所以傳說的‘蘇北蟹’會偏多,也就是出自高郵湖、興化等地的大閘蟹。

“洗澡蟹”與陽澄湖大閘蟹營養無異
如此看來,吃到“洗澡蟹”的幾率逐年加大,而“洗澡蟹”與陽澄湖大閘蟹有哪些區別呢?陽澄湖大閘蟹在傳統自然生長中,由于蟹苗的產卵和交配需要在咸淡水一定的百分比情況下才能進行,當環境咸度是30%的時候,蟹苗才能成長,而后慢慢變成15%、再變成5%,最后到淡水。因此自然環境下,大閘蟹的產卵開始應在長江口,而后慢慢沿著長江上游洄游,最后回到陽澄湖。而“洗澡蟹”多以內陸湖生長,也就是真正河蟹。
大閘蟹與其他水產品相比,富含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高于其它陸生及水生動物,維生素B2是肉類的5-6倍,比魚類高出6-10倍,比蛋類高出2-3倍。維生素B1及磷的含量比一般魚類高出6-10倍。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7.5克,脂肪2.8克,磷182毫克,鈣126毫克,鐵2.8毫克。陽澄湖大閘蟹的相比其他大閘蟹,水分相對少,肉質相對干,加上“青背、金爪、白肚、黃毛”的特點區別于其他大閘蟹。
中國河蟹第一市場所在的興化市安豐鎮,也是坊間傳說的“洗澡蟹”重要產地之一,興化大閘蟹除了具有大閘蟹“青背、金爪、白肚、黃毛”的共性外,還具有“膏紅、肉鮮”的個性特征。興化紅膏大閘蟹“脂膏豐滿純正、肉質玉白爽嫩、蟹黃晶紅油潤、入口鮮香溢甜”是興化大閘蟹典型內在特征,在口感、風味等方面深得消費者追捧與喜愛。

結語:
“洗澡蟹”也好,陽澄湖的也罷,大閘蟹產業迅猛發展的趨勢已不可小覷。據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大閘蟹產業規模648億,相較2015年同比上漲20%,2017年大閘蟹產業總規模將達778億。市場需求逐年加大,單單靠陽澄湖大閘蟹單一品種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伴隨消費升級、新零售業態形成的諸多因素影響,大閘蟹產業的未來勢必迎來新的挑戰。向消費者提供性價比高、營養豐富的大閘蟹產品,相關的產業鏈、供應鏈將有怎樣的變革,讓我們拭目以待。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