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理事長、國家測土施肥中心實驗室主任白由路發言。新華網 陳延特 攝
新華網北京3月26日電(胡可璐)3月26日,由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指導,農業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世界親土種植聯盟聯合主辦,金正大集團等承辦的“親土種植、富養天下——守護億畝良田,踐行鄉村振興”大型公益行動在北京啟動。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理事長、國家測土施肥中心實驗室主任白由路在會上表示,綠色發展成為我國新時代發展的主基調,土壤作為承載整個人類健康發展的基礎,保護土壤,利用土壤,改良土壤,實行親土種植至關重要。
白由路說,親土種植離不開肥料的合理使用。但近十年來,由于我國肥料工業發展不平衡,肥料使用不合理,加之人們對肥料的認識不一致等一系列原因,肥料生產和使用帶來一些問題。為保證我國糧食安全,土壤健康和生態環境安全,創建一個綠水青山的美好家園,實現親土種植、保持土壤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至關重要。
對于我國目前肥料使用存在的問題,白由路總結為以下幾方面。
首先,親土種植離不開正確的肥料使用。由于化學肥料,我國每年可以多生產3.3億噸的糧食。合理使用化學肥料,是現代農業的必然措施。肥料的使用,促進了植物有機體的增加,提高了土壤肥力,穩定了生態環境,糧食單產得到大幅度提高。土壤的生產壓力減小,才能有能力實現退耕還草還林。所以合理使用肥料是親土種植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我國化肥企業數量眾多,品種類型繁多,監管難度非常大。目前我國肥料生產企業達到5千多家。據統計,我國有復合肥生產廠家4400多家,規模30萬噸以上的企業僅有200家。如何培育高產、環保、有責任心、有擔當的肥料生產企業也是肥料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第三,沒有處理好有機肥料與化學肥料的關系,使用有機肥料的本質是農業生產內部物質循環和物質能量循環利用。歷史資料表明,只使用有機肥料可以維持土壤肥力和產量,但難以大幅度提高作物產量。但是現在,有機食品成了安全食品的代名詞,很多人把化學肥料與不安全食品掛鉤,這種認識是片面的。
第四,化肥對環境的影響被嚴重夸大。農業源總氮排放270萬噸,總煤排放2.8萬噸。實際上,氮肥排放僅占到氮肥使用量的5.5%,磷肥的排放僅占磷肥使用量的0.88%。
白由路指出,目前公眾對化學肥料產生憂慮,應正確、客觀了解我國肥料的生產以及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如何正確使用肥料實現親土種植、富養天下?白由路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要加強肥料宣傳,消除公共憂慮。由于很多不當宣傳,把化肥和農藥、抗生素、激素都等同起來,這是不科學的。
第二,有機肥提供的養分必須轉化為無機養分才能被植物吸收;逝c有機肥料對植物營養來講都是相同的。高濃度的氮磷鉀肥是肥料的重要發展方向。對生態環境來講,濃度越高,養分含量就越高,產生的物理機理也就越低。對有機肥料,我們應該提出就地、就近使用,對養殖業產生的廢棄物要用“種養一體化”的方式來處理。
第三,氮磷肥以自給為主,適當鼓勵進口。
第四,加強肥料技術研究,提高肥料效益。減肥的基礎是增效。應貫徹正確肥料、正確用料、正確時間和正確位置的四大觀念,大力推廣灌溉施肥,測土配方施肥,有條件的地方精準施肥。
第五,科學管理肥料,堅持放管服統一。
第六,加強肥料的創新研發,支持肥料技術“走出去”。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