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8gwur"><source id="8gwur"></source></wbr>

    <sub id="8gwur"><listing id="8gwur"></listing></sub>

    中食網 -> 新聞 -> 正文
    親土種植 富養天下 守護億畝良田,踐行鄉村振興
    時間:2018-03-27 13:49:14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親土種植 富養天下——守護億畝良田,踐行鄉村振興”大型公益行動在京啟動


          新華網北京3月26日電 3月26日,由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指導,農業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世界親土種植聯盟聯合主辦,金正大集團等承辦的“親土種植·富養天下——守護億畝良田,踐行鄉村振興”大型公益行動在北京啟動,全球“政、產、學、研、用”相關代表近千人出席活動。

      會上發布了旨在推動親土種植在中國落地的“百千億行動”方案,并對來自全國各地的親土種植帶頭人進行授牌。

      變革傳統的種植模式,一個全新的親土種植時代正悄然來臨。

      親土種植,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

      黨的十九大和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都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重中之重。既要實現農業強、農民富,還要實現農村美、環境優,對此,改變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種植模式,刻不容緩。

      親土種植正是為破解這一矛盾而來。所謂親土種植,是指采取對土壤“親和、友好”的方式來開展種植作業,實現作物優質高產和耕地質量提升兩大目標。對于人多地少的中國而言,親土種植兼顧耕地質量與農業優質豐產。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陳友權表示,“促進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是踐行鄉村振興、實現產業興旺的重要基礎,是生態宜居的重要保障,是質量興農、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

      其實,親土種植已是全球共識。美國土壤學會會長里查德·迪克在報告中指出,發達國家很早就意識到土壤保護的重要性,生態友好型的親土種植模式,已成為全球農業趨勢。

      農業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謝建華表示,希望通過倡導親土種植、加強耕地保護,以作物優質高產和耕地質量提升為雙重目標,以及對土地的可持續養護,改善土壤的健康狀況,提升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減少農藥與化肥的過量使用,實現綠色種植、提質增效,保障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富養天下,探索符合中國實際的親土種植

      在中國,先行嘗試親土種植方式的農民已嘗到了甜頭。山東、安徽是草莓種植的主產區,因多年重茬造成土壤環境惡化、土壤微生物區系發生改變導致草莓死棵現象普遍發生,輕則減產,重則絕產。金正大經過三年的研究,從土壤調理、改善土壤微生態和促進草莓根系生長提高抗病性等方面入手,研發出的親土1號草莓土壤障礙解決方案,有效解決了困擾草莓農戶薛福濤多年的草莓死棵問題,同時,草莓還提前上市,甜度和大小都有明顯改善,更重要的是大棚土壤變松軟了。

      這是金正大率先探索親土種植的縮影。金正大很早就從單一的化肥制造向土壤修復領域布局!敖鹫笤诖饲暗20年間專注開發推廣新型肥料和化肥增效技術,2018年將是轉折點,未來10年我們將大力推進土壤修復和親土種植。”金正大集團董事長萬連步介紹。

      不斷創新,讓金正大得以在親土種植上儲備了成熟的技術和產品。據了解,除了緩控釋肥及種肥同播技術、水溶肥及水肥一體化技術之外,金正大還開發了酸性土壤、堿性土壤、土傳病害治理等全套土壤修復產品。同時,金正大還成立了現代農業綜合服務平臺——金豐公社,匯聚全世界資源為中國種田。

      金正大根植多年的種植實踐,打造出符合中國實際的親土種植“四部曲”:一是改土養地,使用土壤改良產品和技術,保證土壤健康,提高土壤肥力;二是減量增效,通過高效環保肥料(農藥)、科學施肥及生物技術使用,減肥減藥,減少對土壤的破壞;三是品質提升,通過全程作物營養,提升產出品質,讓農民實現更高收益;四是農業服務,推廣信息化、機械化種植及其他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實現作物增產和品質提升。“親土種植通過‘土、肥、水、種、施、收’等全流程的創新升級,實現邊種作物邊養土地。”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耕地與肥料管理處處長仲鷺勍評價道。

      金正大在推動親土種植上的努力和成效還引起全球農業界人士的關注。金正大集團CEO白瑛在大會上介紹了金正大的方案:第一,示范田建設。在一千田當中,建設至少一萬塊以上的示范田。第二,以縣為中心,覆蓋周邊6-7個村莊,在輻射面上設立服務站,農業服務站。第三,專家學者深入田間地頭,為廣大農民技術技術培育。第四,培育田間地頭科技帶頭人。第五,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親土種植理念,把親土種植落實于田間地頭,我們設立公益基金,推廣親土種植。

      協同推進,“百千億行動”起航

      3月21日,農業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與金正大正式簽約,共同開啟親土種植在中國的落地行動,并倡議每年3月21日為親土種植日。

      親土種植是對傳統種植的一次顛覆,面臨的困難不少。正如萬連步所說,大多數農民對土壤修復和質量提升還缺乏意識,這是實實在在的挑戰。

      一個政、產、學、研、用,全員發動的推廣高潮正在來臨。3月26日,農業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世界親土種植聯盟、高效復合肥料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金正大集團,以及全球百家科研院所、百位知名農業專家共同發起了親土種植推廣活動,發布了“百千億行動”方案。該方案將在全國上千個農業重點縣,通過示范田建設、服務站打造、田間技術培訓、帶頭人表彰、公益基金設立等舉措,將親土種植產品、技術及服務落入田間。

      “今天,金正大啟動親土種植公益行動,充分表明企業投身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事業的決心和擔當,我們將共同行動,守護億畝糧田,踐行鄉村振興。”公益行動啟動儀式上,農業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謝建華表示。

    分享到:
    中食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