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8gwur"><source id="8gwur"></source></wbr>

    <sub id="8gwur"><listing id="8gwur"></listing></sub>

    中食網 -> 監管 -> 正文
    粵“假鹽案”公益訴訟獲賠16萬元
    時間:2018-05-10 17:10:18 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訊 記者余毅菁 通訊員粵消宣 即日起,廣東數宗假鹽案受害者可向法院提出訴訟索賠了!近日,由省消委會提起的三宗生產銷售假鹽公益訴訟,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一審判決獲勝訴,判令三案合共8名被告共須支付賠償金167480元,并在省級媒體賠禮道歉。據悉賠償金暫由法院托管,等待受損消費者提出訴訟。這是全國首次法院支持賠償性公益訴訟,向非特定消費者賠償。

      據了解,2014年10月,彭某勝等7名當事人,在未依法取得國家許可的情況下,用工業鹽生產并銷售未加碘食鹽,其間共賣出食用鹽1000箱左右,每箱40包共計20公斤;鄧某輝等8名當事人違規購入未加碘食鹽,并冒充碘鹽對外銷售,致使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鹽產品最終流入市場。調查顯示,假鹽最終多被銷往廣州市白云區的批發市場及一些流動飲食檔(如燒烤檔等)。2016年,廣州市白云區人民法院、越秀區人民法院等分別對多宗生產銷售假鹽罪犯作出獲刑判決。

      去年10月26日,省消委會經過深入研究,認為鄧某輝等多名被告違規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食鹽的行為,已經侵害了不特定大多數消費者的健康安全權,且性質惡劣、行為嚴重,為維護不特定大多數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公共利益),省消委會于2017年10月分別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三宗消費民事公益訴訟。

      近日,歷時近半年的“假鹽”公益訴訟有了新進展,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一審判決,支持省消委會的訴訟請求,判令三案合共8名被告共須支付賠償金167480元,并在省級媒體賠禮道歉。這是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以后,消協組織關于公益訴訟的賠償性請求首次獲得法院支持,開創全國先河。

      釋疑

      16萬元賠償金將如何處理?

      法院托管,等受害人申請賠償,過3年訴訟時效后上繳國庫

      16萬元賠償金如何處理?省消委會秘書長楊淑娜作出解釋,考慮到省消委會雖然作為原告,但并不是真正的權益受損主體,賠償金權屬不在消委會,而是屬于消費假冒偽劣食鹽、生命健康安全受到損害的眾多不特定消費者。于是主張,在賠償金的處理上,先由法院托管,待相關受損的消費者的訴訟時效到期后,如無人主張權益,再由法院向國庫繳納。

      廣東金輪律師事務所律師陳聯書表示,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一般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凡是該三宗案件的關聯受損者,均可以在這3年內主動向法院提出訴訟申請獲得賠償。

      據悉,公益訴訟是我國一項新的司法制度,其設立目的是以法律的方式保護涉及眾多不特定民眾的公共利益。廣東省消委會自2014年新消法賦予公益訴訟職能以來,第一家成立“消費公益訴訟律師團”,并提起賠償性消費公益訴訟。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國消費類公益訴訟案件11件(消協組織提起),廣東提起6件,占比50%;有判決結果的6件,其中廣東5件。

    分享到:
    中食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