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8gwur"><source id="8gwur"></source></wbr>

    <sub id="8gwur"><listing id="8gwur"></listing></sub>

    中食網 -> 監管 -> 正文
    辣條風波背后的標準分立尷尬
    時間:2018-09-07 15:33:39 來源:北京商報

      9月5日,湖北省食藥監局新聞宣傳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湖北全省目前已下架涉事批次的衛龍辣條等6批次調味面制品。此事源于8月30日,湖北省食藥監局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在抽檢的不合格產品當中,包括衛龍產品所屬的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平平食品”)委托生產的親嘴燒和小面筋。而平平食品則在9月4日表示,產品按照河南省地方標準及食品生產許可證依法依規組織生產。

      依據河南省地方標準,平平食品的產品參考“糕點”類的食品生產標準。而湖北省食藥監局則將相關產品按照“方便食品”的標準進行監管。業內人士認為,這次事件問題的實質在于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之間的矛盾。調味面制品目前快速發展,相對滯后的產品標準,讓企業在市場運營當中遭遇各種困難,也阻礙了行業的發展,盡快出臺相關國家標準是非常迫切的。

      標準分立

      9月4日,平平食品通過官方微博等平臺,就此前產品抽檢不合格一事進行聲明。平平食品在聲明中稱,平平食品按照河南省地方標準及食品生產許可證依法依規組織生產,目前河南省地方標準現行有效。產品完全合法合規。

      而湖北省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則在9月5日表示,對辣條的監管,國家是有明確規定的。該負責人說:“2015年國家食藥監總局《關于嚴格加強調味面制品等休閑食品監管工作的通知》中已明確,調味面制品(辣條)納入‘方便食品’實施許可,作為單獨單元,生產許可證內容為‘方便食品’(調味面制品)。”

      同時,這位負責人表示,衛龍所稱的河南省地方標準中,辣條的食品生產標準參考的是“糕點”類的食品生產標準。這的確是導致衛龍和湖北省食藥監局認定產品是否合格的分歧所在。

      辣條是調味面制品的俗稱。根據河南省2007年發布的《河南省地方標準調味面制食品(DB41)》,調味面制品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應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參照糕點類、膨化食品類)。調味面制品按照河南地方標準,歸入“膨化食品類、糕點類”,而根據該規定,山梨酸及其鉀鹽和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均可用于糕點類、膨化食品類。

      湖北省食藥監相關負責人高先生卻表示,依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山梨酸鉀及脫氫乙酸這兩種食品添加劑可使用的食品類別,不包括調味面制品。

      簡言之,即平平食品是按照地方標準生產的產品,將產品種類歸入糕點類時,產品是合格的,而按照國家標準將產品歸入調味面制品的種類時,產品則是不合格的。

      并非個案

      湖北省食藥監局發布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顯示,此次抽檢不合格的調味面制品共有6批次。值得注意的是,涉事6批次不合格調味面制品的企業均來自河南省,分別為河南省柘城縣博文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河南省鄭州市小鵬食品有限公司、開封市給力食品有限公司、武陟縣雯麗食品廠。不合格原因均為檢出不允許使用的山梨酸及其鉀鹽和脫氫乙酸及其鈉鹽等防腐添加劑。這些都是地方標準與國家標準不一導致的“尷尬”情況。

      事實上,除了河南,多地對調味面制品能否使用添加劑有不同的標準。按照河南的地方標準,調味面制品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應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對糕點類、膨化食品類的規定;湖南省出臺的地方標準,則規定調味面制品使用添加劑應該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對“中式糕點”的規定。重慶市2017年9月發布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調味面制品》(DBS 50/028-2017)中又要求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和相關公告的規定。

      根據此前的媒體報道,從2015年到2017年6月,全國有15個省份共計131家辣條生產企業的195批次辣條上了食藥監局的“黑名單”。在通報的180起食品安全問題中,食品添加劑不合格是主要原因。而且,這些通報多是存在于異地抽檢中。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各地對于調味面制品的標準不一,讓企業在市場的運營中遭受各種不公平的查處,也阻礙調味面制品的發展。

      呼喚國標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調味面制品行業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出臺相關的國家標準,這是必須的,也是非常迫切的。按照統一的國家標準來進行產品生產,才能保障企業的權益,更能保證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的消費需求。

      中商產業研究院的相關數據顯示,調味面制品主要產區在河南和湖南,行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快速。2016年調味面制品行業的年生產總值從2009年的100多億元增至330億元,市場銷售額從170多億元增至510億元。八年間,該行業的生產總值增長230%,銷售額增長200%。2018年預計銷售額將逼近600億元。

      品牌營銷專家路勝貞也認為,辣條目前沒有國家統一的標準,對于執行河南地方標準的衛龍來講,在原則上可以說是沒有過錯的。湖北食藥監管理機關的執法本身也沒有錯誤,造成這種局面是我們的食品法律跟不上市場的變化速度所導致。

      事實上,調味面制品行業的高速發展與生產過程的標準問題已經引起了國家方面的重視。去年6月8日,參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調味面制品標準”制定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就組織了專家團進行調研,為相關的國家標準制定做準備。

      2018年5月1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函“關于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調味面制品》等4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國家標準進入征求意見階段,現仍在制訂中。

      “目前,國家標準的出臺才是解決問題的最終辦法,‘辣條’標準問題的發生會引起國家食藥監總局對目前省級之間食品標準差異的關注,加快完善法律的進程。”路勝貞說道。

    分享到:
    中食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