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袋大米,從民政局倉庫運至村干部家旁,不久后還現場釀起了酒。
數日前,在三清山管委會楓林管理處的中村村,一批民政過期儲備米引發風波。
起因是,當地民政部門將一批過期米贈給村委會用于村集體養殖,可不曾想到,村干部卻決定用于釀酒供村集體經營的農家樂所用。
近日,圍繞著過期民政儲備米的處置情況,新法制報記者展開了調查。
◎文/圖 記者康春華

涉事村委會
村民的疑慮
9月12日,江西三清山管委會楓林管理處的中村村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數日前,這里經歷了一場風波,村主任王才亮家是這次風波的中心。據村民介紹,不少村民懷疑堆放在王才亮家的一些大米是“救災米”、“上級撥下來的”。
村民提供的幾段視頻顯示,一袋袋紅色包裝的大米堆放著空地上,與之不遠的地方便是一輛裝載著釀酒設備的小貨車,車下還有不少小罐子準備用于裝酒。
“這些米到底是什么米我們也不知道,就連關于米數量的說法也各不相同!币驗橄胍私獗澈笄闆r,更多的村民向三清山管委會討要說法。
過期米原定給村養殖基地喂家禽
這些用于釀酒的大米,其來源是否真的如村民們所說?
為此,記者找到了江西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民政局,該局相關工作人員周馳向記者證實,上述米確實來源于區民政局,但是這些米并不是上級撥付的救災米,而是民政局在年初自購用于應急的儲備米。
“6月份我們發現倉庫的113包大米過期了,局里就開會研究了這些米到底該怎么處置,最終決定給中村村!敝荞Y告訴記者,之所以無償贈予中村村是因為該村為全國減災示范社區,該村有村集體聯合貧困戶建設的養殖基地,這些過期的大米雖然人不能吃了,但是可以用于喂養基地的家禽,這樣可以避免直接銷毀導致的浪費。
該局向記者提供的今年6月《局會議記錄》載明:“救災物質(資)倉庫管理,請周馳做好物質(資)出入庫記錄,明確物質(資)底數。汛期,三清山民政局物質庫倉(福利中心)因風吹毀吊頂,庫倉進水發潮,大半霉變,變質大米用于全國減災示范(社區)中村!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會議記錄中并沒有明確過期大米的用途。
此外,該局提供的同批次過期大米的合格證顯示,該批次大米的生產日期為2018年1月25日,其保質期為3個月,這就意味著這批大米于2018年4月25日就過期了。
釀酒是供給村集體經營的農家樂
既然這批過期米原定用于村集體養殖,那么,為何會出現在村干部的家中,甚至連用途也從養殖變為釀酒?
采訪中,村主任王才亮給出了這樣的說法,大米規格為每包10公斤,總共計113包,從民政局倉庫運到村里后,他和村支書才發現,村委會沒地方堆放這些大米,于是才決定將這些大米暫時放置在各自家旁邊。
王才亮向記者強調:“都是堆放在外面的,并沒有進我家門!
至于為何會改變用途,王才亮坦言,自己和村支書打開大米包裝觀看后發現,過期米從外觀上看并沒有明顯變質,這才決定請釀酒師傅過來釀酒,供村集體經營的農家樂所用。
那么用這些過期大米釀酒,這釀出的酒能喝嗎?
相關食品行業專家表示,過期米中可能含有致癌物黃曲霉素,并不適合用于釀酒。
據了解,日前,上饒市衛生監督執法部門也已到釀酒現場,并明確表示過期霉變的大米不能用于釀酒,責令將過期大米和酒的半成品銷毀。目前,三清山管委會已聯合多個部門將所釀酒和過期米進行了銷毀。
紀委監察部門介入調查
事實上,在整個采訪中,幾個細節還是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當地民政局提供的同批次過期大米的合格證顯示,該批次大米于2018年4月25日就過期了,為何儲備的大米等到過期近兩個月后才著手處置?又是什么原因讓這些大米沒有在保質期內得到及時處理?
此外,民政局提供的《會議記錄》中,過期大米被描述為“大半霉變”,而在記者采訪中,該局工作人員反復向記者確認,“只有一兩袋米霉變了,其他只是生有米蟲!
當記者提及能否去倉庫看看現狀時,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民政局局長符玉衛稱:“負責保管倉庫的工作人員去外地學習3天,暫沒有鑰匙可以打開倉庫!
至于儲備的大米臨期時為何沒有及時處置,符玉衛坦言,管理上確實存在一些瑕疵。
截至發稿,記者從三清山管委會紀委監察室了解到,目前紀委已經介入此事的調查。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