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8gwur"><source id="8gwur"></source></wbr>

    <sub id="8gwur"><listing id="8gwur"></listing></sub>

    中食網 -> 文化 -> 正文
    傳承非遺發酵文化發展名族特色產業
    時間:2019-07-11 16:19:34 來源:中食網

      7月8日,由吉首市委宣傳部、吉首市文化旅游廣電局指導、湖南邊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湘西非遺發酵記憶傳承暨釀造開蒸儀式在美麗的湘西吉首市河溪鎮隆重舉行。出席活動的有:湘西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小剛,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湘西三帶理論首席專家、吉首大學原副校長張永康,國家級考古專家龍京沙,湘西州文聯秘書長、湘西州作家協會主席、湘西州非遺保護專家委員會主任黃青松,吉首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向洪瓊,吉首大學非遺研究中心主任、吉首大學文學院原書記、湘西州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田茂軍,吉首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所長、教授麻成金,吉首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局長楊昌松等州市有關領導和專家。

      活動儀式上,董事長高耀富致歡迎詞:“湘西先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總結探索創造性發明了植物自然接霉制曲、液態深層發酵和兩年無鹽陳釀技藝,釀制出填補國內空白的產品。湘西先民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發揚光大!彼赋觯汉线叧巧锟萍加邢薰緦⒎沁z發酵技藝用于產業化生產,開發了養生醋、酵素、SOD和民族藥四大系列20多個單品,并對這些產品進行應用研究,廣泛應用于養生保健和治未病之中,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高度認同。他進一步指出:湖南邊城生物科技攸縣公司明確定位為立足“湘西三帶”獨特生態自然環境,依托非物質文化遺產發酵傳統技藝,通過產學研科技創新生產大健康產品造福人類健康;公司使命為“發展養生產業、傳播養生文化、造福人類健康”;公司經營目標為“建設神秘湘西發酵帶康養文化產業園,打造康養產業上市公司”。

      劉小剛在活動儀式上做了題為《讓湘西非遺發酵技藝在傳承中煥發新時代光彩》的主旨講話。他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族記憶的背影”,是民族精神的DNA,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結晶;舉行“湘西非遺發酵技藝傳承暨釀造開蒸儀式”,目的是傳承湘西非遺發酵文化,發展民族特色產業,更好地服務湘西經濟社會發展和精準扶貧事業。

      劉小剛提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土家族苗族集中居住區,湘西土家族苗族先民為我們留下豐富文化遺產。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呈現“一南一北”和“一山一水”的自然劃分總體特征,形成了以北部范圍酉水河流域土家族居住區為主要遺存的土家族文化遺產和以南部范圍臘爾山臺地苗族居住區遺存的苗族文化遺產。湘西州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10大類3200項,非遺項目數量位居湖南第一。

      劉小剛明確表示:以高耀富為代表的公司團隊在十四年前毅然扛起傳承民族技藝、發展特色產業、弘揚民族文化的歷史使命;他們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通過傳統工藝和現在科技結合實現了傳統生產和現代營銷深度融合;他們將非遺技藝釀造的產品推向湖南、推向全國、推向歐洲德國,讓湘西非遺發酵技藝和產品名揚海內外,使湘西非遺文化得到發揚光大,煥發出新時代光彩!

      據了解,湘西香醋產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河溪鎮,考古學家推斷河溪鎮釀醋有2000多年歷史,史書記載清嘉慶二年(1797年)湘西香醋就成為朝廷貢品。湘西香醋傳統釀制技藝2016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次活動的舉辦就是為更好地傳承湘西非遺發酵技藝,弘揚湘西非遺文化。

    分享到:
    中食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