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產品汪有句新雷人口號:不做雷人的產品,就是不負責任的山寨!
在山寨的路上,大家都說一切偉大的創造都來源于學習和借鑒,國人似乎對此深諳其道,并且能把“借鑒”功夫發揮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上帝從來都是給了我們發現美的眼睛,卻沒有帶給我們發現山寨的眼睛。于是,在紛繁復雜的雷同(雷人)產品中,我們總是陷入傻傻分不清的困局不能自拔。甚至,很多企業,為了保存自己未來的生存之道,為了保護自己的品牌,避免被惡意搶注商標都注冊大量自己品牌的“山寨”商標。

阿里巴巴注冊了“阿里媽媽”、“阿里叔叔”,五糧液注冊了“六糧液”、“七糧液”、“八糧液”……

當“康師傅”碰上了“康帥傅”;

當“雪碧”遇上了“雷碧”;

當“王老吉”偶遇“王老正”;

當“奧利奧”邂逅“奧利粵”;

如此美妙的相遇, 只能讓消費者為山寨、雷同買單。
但是,抄襲可以,你抄襲得有點水平!

從借鑒學習的角度,模仿也無可厚非,但模仿絕不是照搬照抄,至少在借鑒的路上要不斷嘗試開發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產品線。餐飲界的海底撈和小肥羊都是火鍋,你不能說它們誰抄襲了誰,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它們早就具備了截然不同的品牌特色,更何況,像海底撈這種把服務做到極致的大佬,也不是人人都能效仿得了的。

康師傅“就是那個味兒”伴隨了多少人的童年,曾幾何時“康師傅”就是那個在童年記憶中溫暖有溫度的大叔,在饑餓難耐時,一碗康師傅紅燒牛肉面會拯救一個迷茫的靈魂。這樣一碗有豐富情感內涵的面,才能留給消費者一段美妙的回憶?扇缃窠覃溊蓞s在“換裝游戲”中,用以假亂真混淆消費者視聽的營銷手段,就有些不厚道了。

不過你以為名字長得一樣,袋子長得一樣,味道就一樣么?其實差別大了去了。無論從面條的口感、味道,還是湯料包的品質都有很大的差別。好不容易培養很久的味蕾又要作妖,味道不對吃不下幾口,勉強多吃點,好想跟自己的胃說一句:對不起。

而一直廣受人們喜愛的康師傅品牌,在前段時間公布的公司去年業績中,去年全年賣出606億元,在方便面方面就營收239億元,占據了總營收的39.4%。
記得兩年前今麥郎宣布IPO的時候,就有業內專家直接指出,今麥郎一直喜歡跟隨、模仿、克隆別人產品,創新乏力而不足以支撐其IPO,千億目標是“紙上談兵”。

就幾乎飽和的方便面市場來說,一味的口味抄襲、包裝抄襲,早就不具備市場價值了。跟風能夠獲得一時的成功,但永遠都是亦步亦趨,掀不起大浪。
對于今麥郎這樣的行業后起之秀,真正應該做的是,在品質與工藝上做出改良和突破,迎合當今的消費需求,這才稱得上是模仿性的創新。而非一味地通過表面包裝,靠抄襲搶占市場份額。

雖然今年今麥郎在產品更新升級中也做出了一些努力,在其與康師傅的“紅牛”爭霸戰中,企圖拉近與康師傅消費者的距離,但是王牌就是王牌,康師傅的“那個味兒”最終還是牢牢吸引著絕大多數消費者的味蕾。

惟有放慢腳步,用匠人精神去做品質,一個品牌才能真正擁有“不做抄襲,更不怕抄襲”的底氣與競爭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