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主任中醫師鄧聰說,因為春應于肝,為肝氣時令,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病癥,而多吃酸味的食物,會使肝功能偏亢。所以,春季飲食調養,宜選辛溫、甘鮮、清淡的食物,少酸澀。同時,在飲食上還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在春季的時令蔬菜,順應自然規律生長,這樣的蔬菜營養更全面,時下如春韭、萵苣、春筍、豆苗、菠菜、薺菜、香菜、紅白蘿卜、芹菜、豌豆、甜豆、白菜、茼蒿、蒜苗、菜苔、香椿等,這個季節常吃這些食物,會令人充滿活力。
薺菜
薺菜又稱“報春菜”。古代將其稱為“護生草”,更把薺菜糊譽為“百歲粥”。薺菜不但營養豐富,且藥用價值很高,中醫認為,薺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
薺菜柔嫩清香,味道鮮美,可清炒、煮湯、涼拌或以餡料包餛飩、餃子、春卷等,所以民諺有“寧吃薺菜鮮,不吃白菜餡”之說。
薺菜豆腐羹
材料:薺菜150g,豆腐1塊,蘑菇30g,肉末適量,鹽、姜少許。
做法:薺菜洗凈切碎備用;豆腐切小塊備用;熱鍋冷油把蘑菇煎至兩面金黃備用;另起鍋熱油放姜片爆香,倒肉末翻炒均勻,加開水煮4 分鐘左右。依次放入豆腐、蘑菇、薺菜,煮沸后加鹽,即可食用。
春筍
“好竹連山覺筍香”,正是春筍嘗鮮的好時節。竹筍不僅是佳蔬還是良藥,其味甘性寒,具有滋陰益血、清熱化痰、止渴利尿等功效。
竹筍被譽為素食第一品,其味清淡而肉質鮮嫩,營養豐富。鄧聰提醒,春筍雖然鮮美但不宜多吃,食用時,最好將竹筍在開水中煮幾分鐘,撈出后再配以其它食品烹飪。這樣既可高溫分解大部分草酸,又能使菜肴無澀感。
雞絲炒筍絲
材料:春筍150g、雞胸肉100g、青椒1個、紅椒1個、蔥姜少許。
做法:春筍切絲汆燙,瀝干水分備用;雞胸肉順紋路切絲;起鍋熱油,加入蔥、姜、青紅椒絲炒出香味后,倒入雞絲、筍絲一起滑炒,出鍋前加入少許鹽,即可食用。
春韭
韭菜有“春香、秋苦、冬甜”之說,春季嘗鮮,首推春韭。韭菜亦稱起陽草,性溫、味辛,鄧聰認為,春天適量吃些性溫的韭菜,具有補陽氣、增強肝和脾胃功能的作用。但因韭菜不易消化,所以一次不應吃得太多。胃虛有熱者,不宜食用。
菌菇鮮韭
材料:春韭200g,白玉菇100g,鹽、姜少許。
做法:韭菜洗凈切成寸段備用;白玉菇切去根部一根根掰開備用;起鍋熱油,加入姜片爆香,先下白玉菇加鹽翻炒,再下韭菜炒至稍微變軟立刻關火,即可食用。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