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勇擔食品行業責任,2024年7月23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赴石泉縣預制菜產業發展助力團深入石泉縣預制菜產業園區開展相關調研。團隊成員在帶隊老師羅育鑫的帶領下前往安康市云霧山鎮官田村云嶺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深入魔芋種芋繁殖基地及盆栽魔芋種植區域,并與官田村駐村書記張曉軍、當地產業大戶曾旭兵座談交流。

圖為團隊與當地農業大戶曾旭兵座談交流
科技賦能,拓寬魔芋種植新思路
在官田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曉軍的帶領下,隊員們參觀“安魔128”種植區以及村民房前屋后的盆栽魔芋種植區。作為國內魔芋種植的四大核心區之一,如何防治魔芋常見的軟腐病、白絹病成為在當地推廣種植魔芋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安魔128’是安康市農科院耗費十余年功夫不斷試驗,選擇當地花魔芋與四川白魔芋雜交選育而成的,不僅抗病性強,產量也能穩定提高,畝產量可達3000斤到4000斤,種芋和商品芋各占一半。現在,我們不僅種植商品芋,通過銷售‘安魔128’的種芋也有不錯的收益!碑a業大戶曾旭兵向隊員們介紹到。同時,隊員們深入了解盆栽魔芋從構思到最終落地的全過程,針對盆栽魔芋種植推廣難度、提產量、促增收等技術與經濟方面積極提問,并結合食品專業知識,從原材料的貯存運輸、種植模式的推廣等方面提供專業意見。

圖為團隊成員在村書記帶領下調研
庭院經濟,開啟村民增收新模式
在官田村村民的堂前屋后,除了玉米、冬桃、向日葵等果蔬,隊員們還看到在許多黑色塑料盆內栽種的魔芋,這是當地政府目前大力推廣的新型種植模式——盆栽魔芋。通過發展此種庭院經濟,在低成本投入的基礎上,還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農戶增收,進一步幫助村集體增收致富。
隊伍成員在與村民們交談中了解到,魔芋喜陰,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余面積,在冬桃樹、玉米、向日葵等高莖植物下種植盆栽魔芋,一年可種植1000-1500盆,每盆的產量能達到2-3斤,近幾年來幫助村民增收5000-8000元!斑@種庭院經濟的小范圍種植模式比大面積套種更好,更適合這里,也是我們在大力推薦的!睆垥攒姇浵蜿爢T們介紹到。盆栽魔芋的種植方式較為簡單,經過村集體的統一培訓,家家戶戶都能很快學會。而且花費的時間成本更低,只需要簡單的澆水除草即可,優良的品種具有更低的發病率和更高的產品質量,并且市價高,能夠有效幫助農戶增產增收。

圖為隊伍成員調研盆栽魔芋種植情況
正確引領,幫助村民種植增信心
在政府的引導下,近年來云霧山鎮不斷發揮支部和黨員的模范帶領作用,依托“三聯”機制,通過與聯建對象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提供資金幫扶、交流溝通互動等形式,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同時構建“黨組織+企業+基地+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讓群眾“流轉土地掙租金、入園打工掙薪金、入股分紅掙紅金”帶動全鎮6000余群眾致富,年增收8000余元,官田村有望成為安康市規模產值最大的魔芋示范村。
安康柏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石泉龍頭企業積極支持當地魔芋產業發展,用行動助力脫貧攻堅。通過與村集體簽訂訂單的形式一方面解決魔芋銷路問題,為農戶保價,打消種植顧慮;另一方面從種植源頭到產品出廠成功打造富“硒”魔芋全產業鏈,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現在啊,我們種的魔芋根本不愁賣!”農戶興奮地向隊員們介紹到。

圖為團隊成員與當地合作社工作人員合影留念
隊員們從官田村發展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點滴中,深刻體會到村集體及村干部在帶領村民致富道路上的付出,并針對村內魔芋種植產業發展、村民收入構成變化等大大小小的問題展開溝通。
本次深入探尋預制菜原料種植過程的實踐經歷,成員們不僅了解到云霧山鎮借助盆栽魔芋因地制宜發展庭院經濟的聰明才智,也深刻體會到當地居民們生活由此帶來的巨大變化,更感受到石泉縣發展預制菜產業上下一心、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決心與毅力。團隊成員們也利用專業所學,從食品原料貯藏、初加工、質量安全把控、病害防治等方面考察探究,針對當地發展提出建議及策略。相信在村干部的帶領下,官田村盆栽魔芋產業規模將不斷擴大,走出一條特有的致富路來!(作者:史語玥 黃奕嘉/文 包沁園 秦玉麗/圖)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