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真正的行業龍頭,企業間競爭激烈

如果就單個企業的實力而言,在火鍋料行業,沒有哪一家能稱得上絕對的行業龍頭,即便是年銷售額最大的企業,在行業中所占的市場份額也不足10%。
但經過近20年的野蠻生長,火鍋料行業在近些年也已經逐漸顯露出了一定的行業格局,形成了日益清晰的企業梯隊,每一個梯隊中都有若干實力相當的企業,不同梯隊之間的距離也在拉大。而今后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多的將是每個梯隊內部各企業之間的較量。
逆境下的挑戰
2015年11月8日,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井”)位于遼寧臺安縣的生產基地正式投產。這個安井食品花費兩年時間建立的生產基地,是其沿著沿海地區從南向北布局的最后一站。
新工廠依托總公司的技術、資金實力,擁有年產10萬噸速凍調制食品的能力,主要生產速凍魚糜制品、肉制品、米面制品。安井新工廠的投產,將進一步完善其在全國市場的產能布局,有效緩解安井在東北、華北地區的產能缺口。安井常務副總黃建聯告訴本報記者:“遼寧安井目前最主要的定位是東北市場,利用銷地產的模式,降低物流成本,進一步提升產品在當地市場的競爭力。”
在產能布局和銷量增長方面,安井的確走在了行業前列,但如果因此就說安井已經坐上了行業第一的位置,恐怕很多業內人士不會同意。因為行業環境一直在變化,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未來也會有太多的變數,就2015年的市場形勢而言,對火鍋料行業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對速凍火鍋料企業而言,2015年面臨更為復雜的經濟消費環境,可以說機遇與挑戰并存。在挑戰方面,經濟形勢面臨新常態下的增長放緩壓力,逼迫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居民購買力相對疲軟,需求差異化更為明顯;行業以價格戰、同質化等手段搶占市場份額的傳統競爭依然持續;海洋魚等優質原料價格逐漸上漲,行業內各企業都承受著程度不同的經營壓力。
在這個旺季剛剛開始的時候,福建一家火鍋料企業的銷售負責人就告訴記者,他們的銷量肯定要下滑,因為前期不敢備貨。
在火鍋料行業,冬天是一年里銷售最好的時候,所以廠家一般都會從七八月份就開始備貨做庫存,不然到銷售旺季里只能是有訂單沒產量,生產旺季通常要比銷售旺季提前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這樣全年的整體銷量才能提上去。但2015年情況恰恰相反,鑒于2014年旺季里行業無底線的價格競爭,大家都相對保守,用山東一家企業負責人的話說:“七八月份誰還敢做庫存,到10月份能把產能開足已經很不錯了!
沒有真正的“一哥”
紛繁復雜的經濟形勢和行業環境,使得未來存在很多的可能性,因此在火鍋料行業,如果非要讓說出誰是老大,似乎是一件很得罪人的事情,即便是那些規模很大的企業,也不敢輕易說出自己是行業老大這樣的話。因為不管怎么說,肯定會有很多競爭對手不認同。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這也恰恰反映了最真實的行業現狀:這是一個仍然在野蠻生長的行業,沒有絕對意義上的行業巨頭,在目前這個階段,只要能找到合適的策略,每個人都仍有機會。
作為行業內第一家上市公司,海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欣”)2014年年報中的數據顯示,其報告期內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8.55億元,同比增長13.36%,實現利潤總額約2593萬元,同比下降40.72%。2015年前三季度,因為受消費環境和行業競爭的影響,海欣業務拓展和品項調整未達預期,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5.46億元,同比2014年同期減少532.88萬元,按照這一趨勢,海欣2015年度的銷售額應該和上一年度相差不大,保持在8億元左右。